“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表示,我國境內有著大面積的鹽堿地,如果能夠培育出耐鹽堿水稻,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未來可多養活8000萬人。近期,我國科學家通過艱苦實踐培育出了耐鹽堿的新型“海水稻86”,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鹽堿地環境中,普通水稻的根細胞會因滲透失水而發生質壁分離,該現象的發生與細胞內 原生質層原生質層的伸縮性較大有關。
(2)研究表明,“海水稻86”對于有毒的鹽離子會選擇“避鹽”,即通過某些方式排出進入細胞中的鹽離子,且該過程受細胞呼吸影響。據此判斷,細胞排出有毒鹽離子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 主動運輸主動運輸,判斷依據是 鹽離子的排出受細胞呼吸影響,說明該過程需要耗能(或在鹽堿地仍能排出鹽離子,說明鹽離子是逆濃度運輸)鹽離子的排出受細胞呼吸影響,說明該過程需要耗能(或在鹽堿地仍能排出鹽離子,說明鹽離子是逆濃度運輸)(至少寫出一點)。
(3)與普通水稻相比,“海水稻86”對某些離子會選擇“耐鹽”的處理方式,即將進入細胞內的鹽離子集中儲存于液泡等處,其“耐鹽”的機理是 將鹽離子儲存與液泡中,增大了細胞液的濃度,避免細胞滲透失水將鹽離子儲存與液泡中,增大了細胞液的濃度,避免細胞滲透失水。
【考點】細胞的吸水和失水;主動運輸的原理和意義.
【答案】原生質層;主動運輸;鹽離子的排出受細胞呼吸影響,說明該過程需要耗能(或在鹽堿地仍能排出鹽離子,說明鹽離子是逆濃度運輸);將鹽離子儲存與液泡中,增大了細胞液的濃度,避免細胞滲透失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0引用:6難度:0.7
相似題
-
1.如圖是在不同濃度溶液中成熟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曲線。下列關于甲、乙、丙、丁四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中A~B時間內植物細胞逐漸發生質壁分離,c點時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溶液的濃度 B.乙圖中b點之后細胞液濃度下降速度減慢的原因可能是細胞壁的限制 C.丙圖中A~B時間內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 D.丁圖可表示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過程,c點后水分子開始進入細胞 發布:2024/12/20 1:30:2組卷:17引用:6難度:0.7 -
2.生物學的發展與科學實驗密切相關。下列實驗材料或實驗方法的選用,合理的是( )
A.選用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B.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15N/15N-DNA與14N/14N-DNA C.用取樣器取樣法統計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D.選用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觀察染色體的形態和數量 發布:2024/12/19 16:30:1組卷:18引用:5難度:0.6 -
3.細胞死活的判定方法有很多種,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
①將植物細胞置于質量濃度較高的蔗糖溶液中,發生質壁分離的是活細胞
②用臺盼藍給動物細胞染色,被染成藍色的細胞是死細胞
③將某種細菌與水綿一起制成臨時裝片,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若發現細菌沒有趨向水綿照光部位,則說明細菌細胞是死細胞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發布:2024/12/27 8:0:2組卷:7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