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雪的形成??雪是從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態的固體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團)組成。在水蒸氣彌漫的云層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顆微塵粒子形狀存在叫做晶核,通常會在低于零下10℃的環境下形成,晶核周圍的水蒸氣分子在冷空氣作用下,圍著晶核開始凝華,使晶核逐漸變大,成為雪晶。當雪晶增大到能夠克服浮力時,便落到地面,就是雪花。水蒸氣的多少和溫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狀的差異。
??降雪要滿足三個氣象條件:一是云層中含有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層下面氣溫低于0℃,接近地面的氣溫一般不能低于4℃。當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這叫做降“濕雪”,或“雨雪并降”。這種現象在氣象學里叫“雨夾雪”。
??為了應對下雪可能對交通的影響,交警和路政部門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鹽除雪,并出動鏟雪車進行鏟雪作業的準備預案。
(1)晶核周圍的水蒸氣圍繞晶核發生 凝華凝華(填物態變化名稱),使晶核長大成雪晶,該過程中水蒸氣需要 放熱放熱(填“吸熱”或“放熱”)。
(2)下列不屬于雪的形成條件的是 BB。
A.云層水氣充足
B.云層下氣溫較高
C.云層中氣溫較低
D.云層中有較冷的晶核
(3)向路面撒鹽除雪的原理是鹽水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 低低(填“低”或“高”)。
(4)鹽城地區冬季也會降雪。降雪時,人們常感覺到降雪時不冷,雪熔化時較冷,是因為雪熔化時會 吸熱吸熱(填“吸熱”或“放熱”)。
(5)小明利用冰塊削成了如圖所示的楔形,在陽光照射下發現了奇妙的現象,這是光的 色散色散現象,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帶最邊緣的色光,其中B為 紫紫色光。
【答案】凝華;放熱;B;低;吸熱;色散;紫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82引用:3難度:0.7
相似題
-
1.如圖是美麗的雪花,形狀各異,但每片雪花都是由六角形小冰粒組成。關于雪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雪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固形成的 B.雪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 C.雪花是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上升 D.雪花是晶體,熔化時不吸熱,所以溫度不上升 發布:2024/12/21 8:0:2組卷:103引用:2難度:0.6 -
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廚房蒸籠旁的“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
B. 深秋清晨樹葉上的“霜”,它的形成過程需要吸熱
C. 山間的“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它的形成過程需要放出熱量
D. 蠟燭燃燒流出“燭淚”,是熔化現象,這一形成過程需要吸熱且溫度保持不變
發布:2025/1/3 18:30:5組卷:48引用:1難度:0.7 -
3.2009年2月,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市召開,冰雪為大冬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杰出貢獻。下圖是美麗的雪花,形狀各異,但每片雪花都是由六角形小冰粒組成。關于雪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雪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固形成的 B.雪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 C.雪花是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上升 D.雪花是晶體,熔化時不吸熱,所以溫度不上升 發布:2024/12/21 8:0:2組卷:26引用:2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