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落實低碳減排 踐行生態文明】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蹦承>拍昙墸?)班同學在學習“共筑生命家園”一課后,進行了“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系列探究活動,請你共同參與,探討下列問題。
          材料一:“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
          碳達峰: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3月15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1)這體現了哪一發展理念的要求?
          (2)請從我國資源、環境現狀角度,分析政府為什么要把“雙碳”目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3)要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國家應該做出哪些努力?
          (4)為實現“雙碳”目標,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打算如何踐行低碳行動?

          【答案】(1)綠色發展理念。
          (2)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資源的過度消耗,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利于建設美麗中國等。
          (3)①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④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⑤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⑥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⑦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⑧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⑨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⑩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①節水節電,隨手關燈。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③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④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⑤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行為。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并沒有采取恢弘的點火方式,這將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這體現的理念是( ?。?/h2>

            發布:2024/12/28 3:30:1組卷:1難度:0.8
          • 2.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下列對新發展理念理解正確的有( ?。?br />
                   
            ①創新發展 ②綠色發展 ③開放發展 ④共享發展

            發布:2024/11/20 6:0:1組卷:6引用:11難度:0.7
          • 3.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季主題曲《綠色相約》中唱道:“把資源節約、低碳的生活譜寫成冊,陽光從黑板掠過沸騰著心窩。行動吧,來繪制滿園春色。”繪制滿園春色,我們中學生應有的行動是( ?。?/h2>

            發布:2024/12/27 22:30:1組卷:5引用:5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