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區九年級(上)第三次調研道德與法治試卷(12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下列各題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的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并將其序號填在答題卷上(共12題,每小題2分)

          • 1.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體現了我國堅持(  )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2.某街道推行“書記下午茶”黨建項目,拓寬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通過和居民邊喝茶邊“聊需求”的方式,精準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推行該黨建項目(  )

            組卷:319引用:69難度:0.7
          • 3.中華文化雖歷經滄桑仍薪火相傳、歷久彌新,其原因是它具有(  )
            ①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
            ②一成不變、因循守舊的生命力
            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④團結一心、一致對外的奮斗力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4.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乘坐的中國政府包機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降落。孟晚舟發表感言稱,“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燈塔,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對于孟晚舟女士話語中蘊含的深意,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黨和人民永遠是人民群眾堅強的后盾
            ②祖國的強大為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保障
            ③愛國主義是維護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力量
            ④個人的利益在國家利益面前顯得非常渺小

            組卷:53引用:1難度:0.4
          • 5.有一種浪漫,叫“中國人給航天器取名”。我們的導航衛星叫“北斗”、科學衛星叫“悟空”、月球探測叫“嫦娥”、火星探測叫“天問”……每一個響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這些響亮的名字彰顯了(  )
            ①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
            ②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③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組卷:247引用:6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6分,5小題)

          • 16.【守望精神家園,建設美好安徽】
            學校開展“徽風皖韻贊家鄉”活動,小明查閱到了幾則美好安徽建設材料,讓我們一起分享,共同感受家鄉發展新風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綠色增幸福】
            安徽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建設深入推進,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0%、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禁捕區域內漁船、漁民全面退捕,退捕漁民轉產就業率、參保率動態實現100%。完成造林1526萬畝。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我省率先探索實施的林長制走向全國。
            (1)我省率先探索實施的林長制走向全國表明了什么?
            【文化需傳承】
            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腳下的痘姆鄉,是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當地利用自身制陶優勢,開發出了數百款餐具、茶具等非遺產品,常態化開展“非遺+研學+旅游+文創”活動,先后有28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前來觀摩交流。痘姆鄉走出了一條非遺傳承與文化脫貧相結合的新路,激活了傳統文化的活力,帶動了鄉村振興。2021年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座談會也強調,要樹立大文化理念,創立特色。
            (2)痘姆鄉的發展之路讓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非遺+研學+旅游+文創”活動的舉辦對青少年成長有什么價值?
            【鄉村振興】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全省各地城市居民生態游、鄉村游非常火爆。為吸引游客,增加收入,需要拓寬道路,興建度假設施,在疽姆鄉鄉村村民議事會上。村民正在討論……
            村民甲:砍掉大樹建高樓,填平池塘建停車場,走農村城市化道路,游客多了,我們收入就多了。
            村民乙:保留古樹名木,保護鄉村植被,保持田園風光,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4)你支持誰的觀點?請說說理由。

            組卷:1引用:1難度:0.4
          • 17.【落實低碳減排 踐行生態文明】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在學習“共筑生命家園”一課后,進行了“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系列探究活動,請你共同參與,探討下列問題。
            材料一:“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
            碳達峰: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3月15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1)這體現了哪一發展理念的要求?
            (2)請從我國資源、環境現狀角度,分析政府為什么要把“雙碳”目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3)要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國家應該做出哪些努力?
            (4)為實現“雙碳”目標,作為一名中學生,你打算如何踐行低碳行動?

            組卷:2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