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凝聚著我們共同的歷史記憶,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請按要求,回答相關的問題。
(1)請結合材料一,分別概括我國文化遺產的四方面情況。(每點不超過6個字)
材料一:我國的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古遺址、古建筑、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以及各時代的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與節慶、傳統手工藝技能等。我國的文化遺產有著重大的社會意義,它是民族文化的傳承,是聯結民族情感的紐帶,是維護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也是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值得強調的一點是,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稀少而珍貴。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文化遺產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不少珍貴的文化遺產遭遇破壞。文物盜竊和盜掘以及走私等違法犯罪活動在一些地區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貴文物消失或失傳。
答:①種類多樣(或“種類繁多”)不可再生;種類多樣(或“種類繁多”)不可再生;
②社會意義重大(或:意義重大);社會意義重大(或:意義重大);
③稀少而珍貴;稀少而珍貴;
④損毀嚴重(或:遭受破壞)。損毀嚴重(或:遭受破壞)。
(2)聯系上下文,將下面四句話放回到材料二的正確位置,注意語意連貫。
材料二:①__________。因為某些游客的種種不文明行為,比如亂刻亂畫、攀爬照相、攀枝綠植、亂丟垃圾等,很多文化遺產損毀嚴重,已經到了不可修復的地步。除了游客,有些地方政府的過度開發,片面強調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當地的文化遺產消失殆盡,成為市民心中永遠的痛。當然,文化遺產不光是受到了②__________,而③__________。每年發生的洪水、地震、干旱、風蝕等災害導致一些文化遺產遭受破壞。所以,④__________。
A、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刻不容緩
B、我國的文化遺產受損嚴重
C、種種人為因素的破壞
D、自然災害的影響也不可小覷
①BB②CC③DD④AA
(3)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從中可以學到民族的文化精髓。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并傳承它。請參照示例,任選其一完成仿寫。
【示例】承天寺——月色空明、寧靜清幽的承天寺,是蘇軾尋找慰藉、追求閑逸的精神場所。①黃鶴樓——
②荊門——
③西湖——
答:我選 ①①,仿寫:黃鶴樓——鶴去樓空,白云悠悠的黃鶴樓,是崔顥思考生命、懷念故鄉的必經之地。黃鶴樓——鶴去樓空,白云悠悠的黃鶴樓,是崔顥思考生命、懷念故鄉的必經之地。
【答案】種類多樣(或“種類繁多”)不可再生;;社會意義重大(或:意義重大);;稀少而珍貴;;損毀嚴重(或:遭受破壞)。;B;C;D;A;①;黃鶴樓——鶴去樓空,白云悠悠的黃鶴樓,是崔顥思考生命、懷念故鄉的必經之地。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3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學校組織開展一次“低碳生活、綠色環保”主題宣傳活動,你和同學們參與其中。
(1)上網瀏覽相關資料時,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廠粗大的水管,排出帶泡沫的廢水;輪船上的人們談笑風生,食品包裝順著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園里散步的人們經過池塘邊,總有一口痰、幾塊土落進水里;夏天,孩子們拿著水槍,奔跑著,追逐著,鬧得渾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讀完以上材料,請你撰寫宣傳標語。
(2)下面是小組成員寫的采訪提綱,請你從“提問技巧”的角度對采訪問題做出評析。采訪提綱 采訪對象 王浩:我國水文水資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采訪目的 了解中國的地下水污染情況 采訪方式 訪談、錄像拍攝 采訪問題 問題1:王老師,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權威專家,您能介紹一下我國地下水的現狀嗎?
問題2:王老師,您剛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過高,那水中的魚、蝦之類的您會吃嗎?發布:2024/12/30 12:30:6組卷:22引用:1難度:0.8 -
2.綜合性學習。
在央視播出的首期《中國詩詞大會》上,來自四川的無臂小伙彭超過五關斬六將,成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雙臂,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學會了用腳穿衣、寫字、上網等。自初中起,彭超就開始喜歡讀古詩詞,不如意時讀讀詩,用寫逆境的詩篇來鼓勵自己。彭超最喜歡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句詩格外豪邁,這種豪邁能帶給人力量”。彭超表示,未來的人生,需要“詩意的生活”,要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1)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自強不息?
(2)假如你在演講稿中要運用上面的材料,那么這則材料不能證明的觀點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見利而進
C.須堅忍剛毅
D.須不屈不撓發布:2025/1/2 1:30:3組卷:9引用:2難度:0.7 -
3.綜合性學習。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共青團中央等八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共同組織開展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中小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宣教活動,增強中小學生及其監護人交通安全意識。
材料三 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圖標。(見圖)
(1)請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的內容。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請為你的班級的“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班會設計一個活動。請寫出活動名稱。
(3)仔細觀察材料三圖標,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圖標內容。發布:2025/1/2 23:0:3組卷: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