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常”,這“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fā)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一)仁 仁,位于儒家“五常”之首,是儒家道德規(guī)范的核心,早在東漢許慎___《說文解字》中,就對“仁”作出如下解釋:“親也,從人從二。”表示人與人之間平等、親善的一種關系。《論語》中,孔子以“愛人”解釋“仁”,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延續(xù)孔子“仁”的思想,孟子又在其基礎上提出“仁政說”,主張“以德服人”“重民輕君”。儒家一直以來所提chàng___的民本思想就是要以人為本,人與人之間相敬相愛,每個人之間都是平等的,這對于我們現如今的社會主義道德文明發(fā)展仍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許慎shènshèn
②提chàng倡倡
(二)義“義”是我國內涵很豐富的一個道德范疇。“義”一詞由孔子最先提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他認為,君子是主張道義的,而小人則只會看中利益。孟子認為,當義與生矛盾沖突時,應該舍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
(2)以下是小明同學為參加“青春逐夢”演講比賽撰寫的演講稿選段,他賦予了“義”新時代的內涵,請仔細閱讀,按要求作答。
在黨的光輝歷程中,無數優(yōu)秀共產黨人胸懷堅定信仰,沖鋒在前,擔當在前,奉獻在前,只為讓中國擁有“可贊美的光明前途”,只為讓后代享受人類應有的一切幸福。【甲】盡管何時何境,他們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忠魂,胸懷千秋偉業(yè),恰是百年風華,【乙】用忠誠堅守初心,以奮斗托舉夢想,把生命乃至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賡續(xù)傳承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這是新時代青少年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①畫線句子在演講時應讀得 CC
A.清新明快
B.舒緩平靜
C.鏗鏘有力
D.悲壯豪邁
②【甲】句關聯詞語搭配不當,應將 盡管盡管改為 不管(不論)不管(不論);【乙】句語序不當,應將 生命生命與 青春青春調換位置。
(三)禮 儒家認為。禮是用于調節(ji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得父與子、民與臣之間和諧共處,它的作用是為了維護社會安定有序,從而達到社會安定平穩(wěn)的目標。但儒家“禮”的核心與宗旨離不開“區(qū)分”,它十分強調尊卑貴賤,任何人不得以下犯上,必須遵循男女有別,貴賤優(yōu)劣。儒家所推崇的“禮”更多的是為了維護當時宗法等級秩序,在后期更是形成了人們媚上欺下的行為。
(3)材料(一)(二)(三)中,有不少成語,請寫出其中的兩個。
(4)結合材料(三),你認為現代社會還需要提倡“禮”嗎?請寫一則小議論,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80字左右。
【答案】shèn;倡;C;盡管;不管(不論);生命;青春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