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氫氣和氯氣組成的混合氣體,經光照充分反應后,通入100mL1mol/LNaOH溶液中,溶液中某種離子的物質的量(圖甲)和溶液的導電性(圖乙)隨著反應后的混合氣體通入體積的變化而變化。

(1)圖甲曲線表示溶液中 ClO-ClO-離子的變化。
(2)對溶液進行導電性實驗時,發現當通入的光照反應后的混合氣體體積大于V1時,隨著混合氣體的通入,溶液導電性明顯增強,引起導電性增強的主要正負離子是 Cl-和H+Cl-和H+。
(3)當圖甲中n=0.01mol時,則光照前的混合氣體中H2和Cl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4:54:5。(書寫必要步驟)
【考點】物質導電性實驗.
【答案】ClO-;Cl-和H+;4:5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6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圖1所示的裝置中,燒杯中盛放的是Ba(OH)2溶液,當通過滴定管逐漸加入X溶液時,溶液的導電性的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
(1)滴加X溶液至圖2中M點時,燈泡幾乎熄滅,X溶液中含有的溶質可能是
A.HCl
B.H2SO4
C.MgSO4
D.NaHCO3
(2)下列關于圖2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2中M點之前溶液的導電性不斷減弱,說明生成的BaSO4不是電解質
B.圖2中最低點導電性約為零,說明溶液中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C.圖2中M點之后溶液導電性增強是因為X與Ba(OH)2反應生成了電解質
(3)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恰好完全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4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2難度:0.6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用一定量的硫酸溶液進行導電性實驗,向其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發現,燈泡亮度逐漸變暗,后又逐漸變亮 B.做“氨氣的噴泉”實驗時,用干燥潔凈的燒瓶收集少量氨氣,塞上帶有玻璃管和膠頭滴管(預先吸入少量水)的膠塞,將燒瓶倒置,玻璃管下端浸入水中,擠壓膠頭滴管,一定能觀察到噴泉 C.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先稱量或量取物質,再溶解或稀釋,并將溶液轉移至容量瓶,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并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繼續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與刻度線相切.該操作缺少用膠頭滴管定容步驟 D.把一小塊金屬鈉投入水中,觀察到鈉浮在水面上,熔成一個小球,四處游動,并發出嘶嘶的響聲 發布:2024/11/15 8:0:2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3.電解質溶液導電的能力的強弱主要由自由移動電荷的濃度的大小決定。電荷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下列物質的導電能力最強的是( ?。?/h2>
A.50mL0.1mol?L-1FeCl3溶液 B.20mL0.4 mol?L-1NaHCO3溶液 C.80mL0.2mol?L-1H3PO4溶液 D.100mL體積分數50%酒精水溶液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11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