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題。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jiān)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乙】子奇治阿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②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齊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載③皆白首④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⑤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⑥以濟(jì)貧困,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無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zhàn),遂敗魏師。
【注釋】①阿:地名,即今山東阿縣。②既而:后來,不久。③共載:同車。載,坐車。④白首:老年人。⑤決之:決斷政事。⑥倉廩:儲藏谷米的倉庫。
(1)解釋【甲】文中加點(diǎn)詞語的含義。
①夫環(huán)而攻之 圍。圍。
②委而去之 放棄。放棄。
③親戚畔之 同“叛”,背叛。同“叛”,背叛。
(2)把【甲】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DD
A.齊君使治阿/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 (《周亞夫軍細(xì)柳》)
B.追者反/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C.子奇至阿/雖有至道(《雖有嘉肴》)
D.阿人父率子/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4)用“/”給【乙】文中劃線句子斷句。
夫 以 老 者 之 智 以 少 者 決 之 必 能 治 阿 矣
(5)根據(jù)【甲】文和【乙】文回答問題。
①從【乙】文中找出一句話(原文句子)來印證【甲】文中“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的道理。
②從【乙】文看,“阿縣大治”是因?yàn)樽悠娌扇×四男┯辛Φ拇胧坑米约旱脑捇卮稹?/h1>
【答案】圍。;放棄。;同“叛”,背叛。;D
【解答】
【點(diǎn)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4 8:0:5組卷:26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甲)(乙)兩選文,按要求完成小題。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惡有甚于死者。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乙) 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如果)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愿意)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義貴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
(1)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xiàng)A.是亦不可以已乎 轉(zhuǎn)轉(zhuǎn)不已(《河中石獸》) B.此之謂失其本心 回也不改其樂(《(論語)十二章》) C.萬事莫貴于義 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D.予子冠履 既加冠(《送東陽馬生序》)
予 子 冠 履 而 斷 子 之 手 足 子 為 之 乎?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
②萬事莫貴于義也。
(4)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與乙文中表達(dá)了同樣的觀點(diǎn)。你認(rèn)為兩文中的“義”的內(nèi)涵是什么?今天我們還有堅(jiān)持的必要嗎?為什么?發(fā)布:2024/12/27 1:30:1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亦我所欲也/是進(jìn)亦憂(范仲淹《岳陽樓記》)
B.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屋舍儼然(陶淵明《桃花源記》)
C.所惡有甚于死者/萬鐘于我何加焉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一狼得骨止(蒲松齡《狼》)
(2)結(jié)合文章語句,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發(fā)布:2024/12/27 1:30:1組卷:7引用:3難度:0.5 -
3.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問題。
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陋室銘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讀準(zhǔn)字音,是閱讀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diǎn)字標(biāo)注讀音。①吟鞭東指即天涯 ②可以調(diào)素琴
A.有仙則名/不可名狀
B.惟吾德馨/德高望重
C.談笑有鴻儒/哀鴻遍野
D.可以調(diào)素琴/素不相識
(3)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翻譯: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
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比較閱讀是學(xué)習(xí)古詩文的好方法,請結(jié)合選文將下面的表格補(bǔ)充完整。選文 相關(guān)名句積累 名句賞析 己亥雜詩
(其五)① 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詩人② 陋室銘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通過③ 發(fā)布:2024/12/27 2:0:1組卷:8引用:3難度:0.9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