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出師表(節(jié)選)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乙】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以上兩篇均選自《諸葛亮集?文集》)(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C
          C

          A.親賢臣,小人 非寧靜無以致 忘路之
          B.先帝不臣卑鄙 非淡泊無明志 全力
          C.三顧臣于草之中 悲守窮 結(jié)在人境
          D.遂許先帝以驅(qū) 年與時 神往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譯: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
          理解:這句話中的“大事”指興復漢室,這是先帝畢生的心愿。實現(xiàn)先帝的遺愿是諸葛亮此次出師北伐的重要原因。
          【乙】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翻譯:過分傲慢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
          理解:這句話從反面論證了淫慢險躁的態(tài)度雖不影響學業(yè),但有害于品格的培養(yǎng),以此來強調(diào)謙虛、謹慎的重要性。
          (3)根據(jù)兩篇選文及下面兩則材料,補全后面語段中橫線上的內(nèi)容。
          【材料一】      (光)欲以身徇社稷,躬親庶務(wù),不舍晝夜。賓客見其體羸,舉諸葛亮食少事煩以為戒,光曰:“死生,命也。”為之益力。病革,不復自覺,諄諄如夢中語,然皆朝廷天下事也。
          (取材自《宋史?司馬光傳》)【材料二】      眾人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yīng)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
          (取材自司馬光《訓儉示康》)注:①[徇]同“殉”。為某種目的而死。②[庶務(wù)]各種政務(wù)。③[羸(léi)]瘦弱,疲困。④[病革(jí)]病勢危急。⑤[不復自覺]指人失去自我意識陷入昏迷之中。⑥[嗤(chī)]譏笑。⑦[與其不遜也寧固]與其驕縱不遜,寧可簡陋寒酸。⑧[《訓儉示康》]司馬光教導其子司馬康崇尚節(jié)儉的一篇家訓。
                中華民族的古代先賢十分重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講求修身、齊家,例如:《誡子書》中,諸葛亮告誡兒子要“淡泊”“寧靜”,像君子那樣“①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品行;《訓儉示康》中,司馬光也告誡兒子要“②
          儉素(或“以儉素為美”)
          儉素(或“以儉素為美”)
          ”,像孔子那樣“與其不遜也寧固”,不盲目從眾貪圖奢靡享樂。他們更追求治國、平天下,例如:諸葛亮上表后主,竭誠進諫,力主討賊興復,彰顯滿腔③
          忠君愛國
          忠君愛國
          之情;司馬光獻身社稷,④
          晝夜操勞,昏迷仍語國事
          晝夜操勞,昏迷仍語國事
          ,展現(xiàn)一片盡責敬業(yè)之心。古代先賢的這種精神追求,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答案】C;甲;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儉素(或“以儉素為美”);忠君愛國;晝夜操勞,昏迷仍語國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8 8:51:19組卷:57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所識窮乏者我與 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人也
            C.一簞,一豆羹 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為之 君子成人之
            (2)下列句子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得之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憂其民
            B.蹴爾與之 聚室謀曰
            C.萬鐘我何加焉 苛政猛虎也
            D.鄉(xiāng)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業(yè)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guān)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yīng)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5引用:4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