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經典常談》選段,請根據要求完成問題。
          【文段一】
                始皇為了統一文字,教李斯作了《倉頡篇》七章,趙高作了《爰歷篇》六章,胡毋敬作了《博學篇》七章。所選的字,大部分還是《史籀篇》里的,但字體以當時通用的______為準,便與“籀文”略有不同。這些是當時官定的標準字書。有了標準字書,文字統一就容易進行了。
          【文段二】
                秦以后只是書體演變的時代。演變的主因是應用,演變的方向是簡易。……正書簡化,便成“行書”,起于晉代。大概正書不免于拘,草書不免于放,行書介乎兩者之間,最為適用。
          (1)【文段一】中空白處應填的字體為
          小篆
          小篆

          (2)【文段二】中介紹秦以后書體的演變,下列選項所用書體與書法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A
          A


          A.草書 正書 行書
          B.正書 草書 行書
          C.草書 行書 正書
          D.行書 正書 草書
          篝火旁邊有幾個飯盒放在藍色炭灰里。盒里的水開始冒泡了,狡猾的火舌從燃燒著的火柴下面往上躥,舔了一下正低著頭的人雜亂的頭發,那人慌忙向后一躲,嘟囔著說:“呸,真見鬼!”
                周圍的人都笑起來。
                一個穿著呢子制服、留著短胡子的中年人,沖著火光檢查完了他的槍簡,就用他那粗嗓子說:“這小伙子多用功呀,連火燒著了都不覺得。”“A,把你看過的給我們講講吧。”另一個人說。那年輕的紅軍戰士搔著燒焦了的頭發,笑著說:“呵,安德羅修克同志這本書,真稱得起是一本好書。我一拿到手,就怎么也放不下了。”
          (3)選文中,A是
          保爾
          保爾
          (人名),文中劃橫線的“這本書”是《
          牛虻
          牛虻
          》(書名)
                阿基姆明白,這個直到不久前還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此刻內心激蕩著怎樣的情感。他了解保爾的悲劇……
          “阿基姆,難道你真的認為生活能把我逼進死角,把我壓成一張薄餅嗎?只要我的心臟還在跳動,”他突然使勁抓住阿基姆的手緊壓著他的胸脯,“只要它還在跳動,就別想叫我離開黨。只有死,才能讓我離開戰斗行列。老兄,請你千萬記住這一點。阿基姆沉默不語。他知道這絕不是漂亮話,而是一個身負重傷的戰士的吶喊。他明白,像保爾這樣的人不可能說出另外的話,表達出另外的情感。
          (4)請結合原著回答:文段中“悲劇”指什么?“吶喊”表達了保爾怎樣的心聲?

          【答案】小篆;A;保爾;牛虻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2 8:0:10組卷:1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小語同學讀了《經典常談》后,圍繞整本書整理了下面的選項,其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8 9:0:1組卷:183引用:9難度:0.5
          • 2.聯系《經典常談》閱讀古文經典,完成題目。
            楚辭經典 《經典常談》相關內容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節選自《離騷》) 他又用了許多神話里的譬喻和動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達出他對于懷王的忠愛,對于賢人君子的向往,對于群小的深惡痛疾。他將懷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輾轉反側”;情辭凄切,纏綿不已。
            (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2)試運用《經典常談》中的相關內容談談《離騷》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深層含義。

            發布:2024/12/26 16:30:2組卷:326引用:8難度:0.5
          • 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興的時候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唱;一唱三嘆的叫別人回腸蕩氣。唱嘆再不夠的話,便手也舞起來了,腳也蹈起來了,反正要將勁兒使到了家。碰到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或一唱眾和,或彼此競勝。傳說葛天氏的樂八章,三個人唱,拿著牛尾,踏著腳,似乎就是描寫這種光景的。歌謠越唱越多,雖沒有書,卻存在人的記憶里。有了現成的歌兒,就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悶。
            ①以上文段出自
             
            著《
             
            》的第四章——《詩經》第四。
            ②材料中,原始歌謠有哪些主要用途?

            發布:2024/12/26 14:30:1組卷:201引用:10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