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回答問題。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①沿溯阻絕 逆流而上逆流而上
②素湍綠潭 白色的白色的
③屬引凄異 連接連接
④不以疾也 快快
(2)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CC
A.文章先寫山,后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全文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突出不同季節的不同特點。
C.文章用“寒”“肅”“哀”等詞,寫出三峽的秋天充滿了清幽秀麗之美。
D.本文多用對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放有致,很有節奏感。
(3)翻譯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4)請概括三峽景物的總體特征,并另寫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寫山或水的詩詞。
【答案】逆流而上;白色的;連接;快;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1/19 19:30:2組卷:95引用:2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