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如圖所示,小明物理實驗小組在完成“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杠桿左端高、右端低,如圖甲所示,應將左側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使杠桿水平位置平衡。
          (2)杠桿水平平衡后,小明在左端掛上鉤碼,右端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如圖乙所示。若杠桿上每一小格長度為5cm,在A點掛2個重力相等的鉤碼,每個鉤碼重1N,小明通過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杠桿,使杠桿水平平衡,記錄數據如下表: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F1l1/N?m F2l2/N?m
          3 0.1 2 0.15 0.3 0.3
          記錄數據后,同桌的小亮按現有方案得出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這個結論與杠桿平衡條件
          不相符
          不相符
          (選填“相符”或“不相符”)。為了驗證小亮得出的結論,小明接下來的做法可行的是
          D
          D

          A.改變鉤碼的位置,重新實驗
          B.改變鉤碼的個數,重新實驗
          C.再次實驗,使杠桿斜著平衡
          D.使彈簧測力計斜著拉杠桿,重新實驗
          (3)完成探究后,小明發現超市購物車過障礙物時,相當于杠桿。如圖丙和丁是購物車向右前進過門檻的兩個方案,圖丙方案為:豎直向下壓車把手,使前輪翹起通過門檻;圖丁方案為:將購物車掉轉車頭,豎直向上抬車把手,抬起后輪通過門檻。則圖丙方案中,購物車作為杠桿的支點在
          O1
          O1
          (選填“O1”或“O2”)處,若整車總重300N,整車的重心在O1與O2中點的正上方,請問圖
          (選填“丙”或“丁”)方案更省力。已知AO1的距離為30cm,O1O2間距離為60cm,圖丁方案中,對車把豎直方向的作用力大小為
          100
          100
          N。

          【答案】左;不相符;D;O1;丁;100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26 4:0:8組卷:78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小明和小紅一起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小紅認為也可以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選填“右”或“左”),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桿的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并測出力臂,多次實驗并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次數 F1/N L1/cm F2/N L2/N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3 15 3 10
            實驗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小紅將圖乙中杠桿兩側的鉤碼各取下一個,杠桿會
             
            (選填“右側下降”或“左側下降”)。
            (4)小明想用杠桿測出一物體的重(約為10N),他添加了一個彈簧測力計(0∽5N)做了以下的實驗:
            ①簡述主要測量步驟
            實驗步驟:a.把被測物體掛在杠桿右側A處(如圖丙所示)。
            b.用彈簧測力計在杠桿
             

            c.分別用刻度尺測出
             

            ②物體重力的計算表達式:G=
             
            (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發布:2024/11/15 8:0:2組卷:76引用:2難度:0.5
          • 2.小明手中有一物品(可用細繩懸掛),估測物品重約10N左右,請你利用下列器材幫他設計一個測量該物品重力的實驗方案。
            器材:被測物品、彈簧測力計(量程為0--5N)、已調平衡的杠桿(O為支點)、刻度尺和細線。
            (1)簡述主要測量步驟。
            a.把被測物品用細線掛在杠桿右側某個恰當的位置A處;
            b.用彈簧測力計在杠桿支點的
            (填“左”或“右”)側;離支點
            (選填“大于二倍AO”或“小于二倍AO”)的位置,豎直向上拉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記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c.分別用刻度尺測出

            (2)物體重力的計算表達式:
            (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發布:2024/11/15 8:0:2組卷:17引用:3難度:0.4
          • 3.下面是小劉利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進行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為方便測量力臂,應將杠桿調節到
            位置平衡。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當杠桿靜止,發現杠桿左端下沉,這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左”或“右”)端調節。
            (2)調節平衡后,在杠桿B點處掛6個鉤碼,如圖甲所示,則在A點處應掛
            個同樣的鉤碼,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圖乙是小劉利用彈簧測力計做的某次實驗情景,已知杠桿每格長5cm,鉤碼每個重0.5N,請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填入下表。
            實驗序號 動力F/N 動力臂L/m 阻力F/N 阻力臂L/m
            1
            0.15 3.0 0.1
            分析:上述實驗數據
            (選填“符合”、“不符合”)杠桿平衡條件,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因為彈簧測力計沒有豎直向下拉,導致
            (選填“L1”、“L2”)測量有誤。
            (4)本實驗需要分析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5)下列裝置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哪些?

            A.羊角錘
            B.船槳
            C.筷子
            D.天平
            E.食品夾
            F.核桃夾子

            發布:2024/12/31 8:0:1組卷:16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