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與硫酸反應,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夾持、加熱裝置已省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可抽動的銅絲”代替“直接投入銅片”的優點是
          便于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
          便于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

          (2)能說明有SO2氣體產生的實驗現象是
          品紅溶液褪色
          品紅溶液褪色

          (3)反應后,不需要打開膠塞,就可使裝置中殘留氣體完全被吸收,應當采取的操作是
          打開彈簧夾,通入足量空氣
          打開彈簧夾,通入足量空氣

          反應結束后,該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發現,三頸燒瓶底部有白色固體并夾雜有少量黑色物質。倒去瓶中的濃硫酸,將剩余固體(含少量濃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發現所得溶液為藍色,仍然有黑色固體未溶解。
          (4)由上述實驗可知,原試管底部的白色固體是
          CuSO4
          CuSO4

          (5)甲同學認為黑色固體是CuO,并提出了可能的反應過程:
          1
          1
          Cu+
          1
          1
          H2SO4(濃)
           
          1
          1
          CuO+
          H2O
          H2O
          。完成上述化學方程式,此過程中濃硫酸體現的性質是
          強氧化性
          強氧化性
          。乙同學根據實驗現象立即否定了甲同學的猜測,依據是
          燒杯中含有稀硫酸,若含有氧化銅會溶解于稀硫酸中
          燒杯中含有稀硫酸,若含有氧化銅會溶解于稀硫酸中

          (6)乙同學通過查閱資料,認為黑色固體可能銅的硫化物。他將燒杯中黑色固體過濾并洗滌干凈,加入足量稀硝酸加熱后固體完全溶解,產生的氣體只有NO,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該實驗過程中,能說明黑色固體中含Cu、S兩種元素的實驗現象是:
          所得溶液為藍色,加入氯化鋇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所得溶液為藍色,加入氯化鋇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7)已知CuS、Cu2S都能在空氣中灼燒生成CuO和SO2。乙同學想要進一步探究黑色固體到底是CuS、Cu2S還是它們的混合物,應如何設計實驗?請簡要敘述。
          將黑色固體在空氣中充分灼燒然后比較反應前后固體質量的變化,若質量不變為Cu2S,若剩余質量為原質量的83.3%為CuS,若剩余質量減少且大于原質量的83.3%為CuS與Cu2S的混合物
          將黑色固體在空氣中充分灼燒然后比較反應前后固體質量的變化,若質量不變為Cu2S,若剩余質量為原質量的83.3%為CuS,若剩余質量減少且大于原質量的83.3%為CuS與Cu2S的混合物

          丙同學進一步探究銅與硫酸生成黑色沉淀的條件,實驗結果如下:
          硫酸濃度/mol?L-1 14 15 16 18.4
          黑色沉淀出現-消失的溫度/℃ 150-236 140-250 120-250
          使用適量銅(銅絲)的現象 不反應 銅絲變黑 微量黑色沉淀 微量黑色沉淀
          使用過量銅(銅片)的現象 不反應 大量黑色沉淀 大量黑色沉淀 大量黑色沉淀
          補充實驗:先將18.4mol?L-1硫酸預熱至338℃,再分別與適量、過量銅反應,發現均無黑色沉淀出現。
          (8)由上述實驗結果可知,造成銅與硫酸反應常產生黑色沉淀的原因有:
          硫酸濃度不足、加熱溫度不夠、銅片用量過多
          硫酸濃度不足、加熱溫度不夠、銅片用量過多

          【答案】便于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品紅溶液褪色;打開彈簧夾,通入足量空氣;CuSO4;1;1;1;H2O;強氧化性;燒杯中含有稀硫酸,若含有氧化銅會溶解于稀硫酸中;所得溶液為藍色,加入氯化鋇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將黑色固體在空氣中充分灼燒然后比較反應前后固體質量的變化,若質量不變為Cu2S,若剩余質量為原質量的83.3%為CuS,若剩余質量減少且大于原質量的83.3%為CuS與Cu2S的混合物;硫酸濃度不足、加熱溫度不夠、銅片用量過多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3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1)H、B、N、Cl四種元素中不屬于p區的為
             
            (填元素名稱),未成對電子數目最多的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同周期第一電離能介于B和N之間的元素有
             
            種。
            (2)最重要的含鈹礦物是綠柱石,含2%鉻(Cr)的綠柱石即為祖母綠。基態Cr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
             

            (3)鈹與相鄰主族的鋁元素性質相似。下列有關鈹和鋁的敘述正確的有
             
            (填字母)。
            A.都屬于p區主族元素
            B.電負性都比鎂大
            C.第一電離能都比鎂大
            D.氯化物的水溶液pH均小于7
            (4)Mn、Fe兩元素的部分電離能數據列于表:
            元素 Mn Fe
            電離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較Mn、Fe兩元素的I2、I3可知,氣態Mn2+再失去一個電子比氣態Fe2+再失去一個電子難。對此,你的解釋是
             

            (5)高溫下CuO容易轉化為Cu2O的原因是
             

            發布:2024/12/30 13:0:2組卷:5引用:3難度:0.5
          • 2.把質量為m g的銅絲灼燒變黑后,立即放入下列物質中,銅絲變紅且質量仍為m g的是(  )

            發布:2024/12/30 19:30:2組卷:51引用:3難度:0.9
          • 3.某化學課外小組利用廢銅制取硫酸銅,設計了如下制取方案,其中從理論、操作、經濟、環保等方面考慮,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

            發布:2024/12/30 14:30:1組卷:29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