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中硝酸鹽造成的氮污染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環境問題。水體除NO3-主要有電化學法、催化還原法等。
(1)電化學去除弱酸性水體中NO3-的反應原理如圖1所示:

①作負極的物質是 FeFe。
②正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NO3-+8e-+10H+=NH4++3H2ONO3-+8e-+10H+=NH4++3H2O。
③取兩份完全相同的含NO3-廢液A和B,調節廢液A、B的pH分別為2.5和4.5,向廢液A、B中加入足量鐵粉,經相同時間充分反應后,廢液A、B均接近中性。廢液A、B中鐵的最終物質存在形態分別如題18圖-2所示。溶液的初始pH對鐵的氧化產物有影響,具體影響為 酸性較強時,鐵的氧化產物主要為Fe3O4;酸性較弱時,鐵的氧化產物主要為FeOOH;酸性較強時,鐵的氧化產物主要為Fe3O4;酸性較弱時,鐵的氧化產物主要為FeOOH;。廢液中NO3-的去除率較低的是 廢液B廢液B(“廢液A”和“廢液B”),NO3-的去除率低的原因是 pH越高,Fe3+越易水解生成FeOOH,FeOOH不導電,阻礙電子轉移pH越高,Fe3+越易水解生成FeOOH,FeOOH不導電,阻礙電子轉移。
(2)納米Fe-Ni去除廢液中的NO3-(Ni不參與反應)。
①在酸性條件下,Fe與NO3-反應生成Fe2+和NH4+,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Fe+NO3-+10H+=4Fe2++NH4++3H2O4Fe+NO3-+10H+=4Fe2++NH4++3H2O。
②初始pH=2.0的廢液,加入一定量的納米Fe-Ni,反應一段時間后,廢液中出現大量白色絮狀沉淀物,過濾后白色沉淀物在空氣中逐漸變成紅褐色。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 Fe2+在水中發生水解,Fe2++2H2O?Fe(OH)2+2H+,隨著反應進行,c(H+)減小,平衡右移,產生Fe(OH)2沉淀,Fe(OH)2在空氣中發生反應4Fe(OH)2+O2+2H2O=4Fe(OH)3,轉變成紅褐色的Fe(OH)3Fe2+在水中發生水解,Fe2++2H2O?Fe(OH)2+2H+,隨著反應進行,c(H+)減小,平衡右移,產生Fe(OH)2沉淀,Fe(OH)2在空氣中發生反應4Fe(OH)2+O2+2H2O=4Fe(OH)3,轉變成紅褐色的Fe(OH)3。
(3)在金屬Pt、Cu和Ir(銥)的催化作用下,H2可高效轉化酸性溶液中的NO3-,其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H2在金屬Pt和Cu的催化作用下將NO3-轉化為液體中N2O的過程可描述為 在液體中,H2在鉑表面失去電子變成H+,電子進入導電基體中進行傳導,NO3-在銅表面獲得電子轉化為NO,NO在鉑表面得到電子轉化為N2O在液體中,H2在鉑表面失去電子變成H+,電子進入導電基體中進行傳導,NO3-在銅表面獲得電子轉化為NO,NO在鉑表面得到電子轉化為N2O。
【答案】Fe;NO3-+8e-+10H+=NH4++3H2O;酸性較強時,鐵的氧化產物主要為Fe3O4;酸性較弱時,鐵的氧化產物主要為FeOOH;;廢液B;pH越高,Fe3+越易水解生成FeOOH,FeOOH不導電,阻礙電子轉移;4Fe+NO3-+10H+=4Fe2++NH4++3H2O;Fe2+在水中發生水解,Fe2++2H2O?Fe(OH)2+2H+,隨著反應進行,c(H+)減小,平衡右移,產生Fe(OH)2沉淀,Fe(OH)2在空氣中發生反應4Fe(OH)2+O2+2H2O=4Fe(OH)3,轉變成紅褐色的Fe(OH)3;在液體中,H2在鉑表面失去電子變成H+,電子進入導電基體中進行傳導,NO3-在銅表面獲得電子轉化為NO,NO在鉑表面得到電子轉化為N2O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5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某原電池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原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銅棒為負極 B.鋅棒發生還原反應 C.電子從銅棒經外電路流向鋅棒 D.鋅棒質量減輕 發布:2025/1/6 6:0:5組卷:417引用:11難度:0.9 -
2.關于如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 B.電子由鋅片通過導線流向石墨棒 C.該裝置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將稀硫酸換成乙醇,燈泡亮度不變 發布:2025/1/6 6:0:5組卷:83引用:5難度:0.8 -
3.一種新型短路膜電化學電池消除CO2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負極反應為:H2+2OH--2e-=2H2O B.正極反應消耗標準狀況下22.4LO2,理論上需要轉移4mol電子 C.短路膜和常見的離子交換膜不同,它既能傳遞離子,還可以傳遞電子 D.該裝置可用于空氣中CO2的捕獲,緩解溫室效應 發布:2024/12/30 19:30:2組卷:51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