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如圖所示。

(1)小明先把杠桿的中點掛在支架上,杠桿靜止在圖甲所示的位置時,為了把杠桿調水平,應將左端的平衡
螺母向 右右調。
(2)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消除杠桿自重的影響消除杠桿自重的影響。
(3)做三次實驗的目的是 尋找杠桿平衡的普遍規律尋找杠桿平衡的普遍規律。三次實驗中,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所掛鉤碼如圖乙所示,分析可以得出實驗結論是 F1L1=F2L2F1L1=F2L2。
(4)同學們交流后,發現本實驗中杠桿的支點始終在中間,從而提出,如果杠桿的支點在一端是否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呢?要想解決此問題,需要增加一個器材是 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
【答案】右;消除杠桿自重的影響;尋找杠桿平衡的普遍規律;F1L1=F2L2;彈簧測力計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36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小明和小紅一起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小紅認為也可以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2)在杠桿的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并測出力臂,多次實驗并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實驗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次數 F1/N L1/cm F2/N L2/N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3 15 3 10
(3)小紅將圖乙中杠桿兩側的鉤碼各取下一個,杠桿會
(4)小明想用杠桿測出一物體的重(約為10N),他添加了一個彈簧測力計(0∽5N)做了以下的實驗:
①簡述主要測量步驟
實驗步驟:a.把被測物體掛在杠桿右側A處(如圖丙所示)。
b.用彈簧測力計在杠桿
c.分別用刻度尺測出
②物體重力的計算表達式:G=發布:2024/11/15 8:0:2組卷:76引用:2難度:0.5 -
2.下面是小劉利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進行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為方便測量力臂,應將杠桿調節到 位置平衡。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當杠桿靜止,發現杠桿左端下沉,這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左”或“右”)端調節。
(2)調節平衡后,在杠桿B點處掛6個鉤碼,如圖甲所示,則在A點處應掛 個同樣的鉤碼,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圖乙是小劉利用彈簧測力計做的某次實驗情景,已知杠桿每格長5cm,鉤碼每個重0.5N,請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填入下表。實驗序號 動力F/N 動力臂L/m 阻力F/N 阻力臂L/m 1 0.15 3.0 0.1
(4)本實驗需要分析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
(5)下列裝置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哪些?。
A.羊角錘
B.船槳
C.筷子
D.天平
E.食品夾
F.核桃夾子發布:2024/12/31 8:0:1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3.小明手中有一物品(可用細繩懸掛),估測物品重約10N左右,請你利用下列器材幫他設計一個測量該物品重力的實驗方案。
器材:被測物品、彈簧測力計(量程為0--5N)、已調平衡的杠桿(O為支點)、刻度尺和細線。
(1)簡述主要測量步驟。
a.把被測物品用細線掛在杠桿右側某個恰當的位置A處;
b.用彈簧測力計在杠桿支點的(填“左”或“右”)側;離支點(選填“大于二倍AO”或“小于二倍AO”)的位置,豎直向上拉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記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c.分別用刻度尺測出。
(2)物體重力的計算表達式:(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發布:2024/11/15 8:0:2組卷:17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