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 |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29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 |
期末復習
專項訓練
能力提升
瀏覽次數:20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101.閱讀下列關于敘利亞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敘利亞是世界古老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面積約18.5萬平方千米,人口2370.1萬(2012年7月),人口增長很快.敘利亞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中心位置,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出產優質的小麥、大麥、棉花、葡萄、油橄欖、無花果等,出口棉花與小麥、大麥.著名的幼發拉底河貫穿東部過境,然后經伊拉克注入波斯灣.為發展農業生產,敘利亞政府在幼發拉底河沿岸修建了水壩.
甲、乙兩圖分別表示該國西北部和東南部的多年氣候資料統計圖.
(1)概述敘利亞的地理位置特征.
(2)敘利亞除西北部地中海沿岸農業地域類型為地中海型農業外,大部分地區農業地域類型主要為旱作農業.從地形和氣候的角度,簡述該國農業地域類型格局的成因.
(3)為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敘利亞在幼發拉底河上修建了多個水壩,以增加河流的蓄水能力.分析敘利亞修建水庫對幼發拉底河河口自然環境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發布:2025/1/1 8:0:2組卷:9引用:1難度:0.3102.甲、乙、丙是三幅地處不同緯度的三座房屋在二至日的正午陽光照射情況(a或b),對三地位置判斷正確的是(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 C.乙地位于南溫帶 D.丙地位于北溫帶 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10引用:2難度:0.710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湖南省南部新田縣的石古灣村是國家級貧困村。該村三面環山,植被較為茂密。村內有一口泉眼,全年水量充盈,且每天會出現數次潮汐一般的漲落現象,被稱為“潮汐泉”。其形成與虹吸作用有關:當蓄水溶洞水位達到甲水位時,地下水會通過曲管越過高處流出,形成泉涌;當洞內水位降至乙水位時,泉水水位回落(如圖所示)潮汐泉在全國目前僅發現22處,且多處遭到破壞。
(1)分析潮汐泉冬、夏季每次涌出的水量以及一天內水位漲落頻次的異同。
(2)說明當地植被對潮汐泉現象的作用。
(3)你是否贊同“潮汐泉是當地脫貧的金鑰匙”這一說法,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8引用:3難度:0.5104.2017年3月27日晚,意大利埃特納火山噴發,該地區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B.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C.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生長邊界 D.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 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109引用:3難度:0.5105.冷鋒與暖鋒的共同特點是( )
A.都形成連續性降水 B.降水都出現在鋒前 C.降水都出現在暖氣團一側 D.都是冷氣團在下,暖氣團在上 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185引用:3難度:0.110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棘屬多年生落葉性灌木,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掛果,9-10月采摘.果實有很高的營養及藥用價值但易變質。早期工藝是沙棘果帶枝采摘,連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溝壑,是我國沙棘主要種植區域之一。近年來,該地引進了品質優、產量大的俄羅斯大果沙棘替換本地品種。如圖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圖和坡面沙棘林帶景觀圖。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線延伸方向逐排種植,試分析其原因。
(2)該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試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上世紀90年代,該地沙棘種植規模快速擴張,但經濟效益不高,推測其原因。
(4)你是否贊同該地引種俄羅斯大果沙棘,擴大產業規模?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54引用:10難度:0.1107.若降水最終轉化為河流徑流,如圖荒山森林植被恢復后,甲、乙兩條河流徑流量發生的變化是( )
A.甲增加,乙減少,總量增加 B.甲減少,乙增加,總量增加 C.甲減少,乙增加,總量減少 D.甲增加,乙減少,總量減少 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126引用:2難度:0.510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雅魯藏布江發源于我國青藏高原.流經甲處附近,多條支流匯入,支流流出山口,擺脫了側向約束,泥沙沉積,沉積物厚度和顆粒變化較大,形成圖甲處的地貌景觀;而后,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形成圖乙處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之后流出國境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與恒河相匯,最后注入孟加拉灣.注入海洋時,流速減慢,所攜帶的泥沙在河口處沉積,形成圖丙處的地貌景觀。
材料二:圖為雅魯藏布江一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及景觀示意圖。
(1)描述甲處地貌景觀的主要特點。
(2)簡析乙處多峽谷地貌的成因。
(3)試分析丙處易發生洪澇災害的自然原因。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4引用:3難度:0.510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梵凈山位于貴州省,是我國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0米,為世界自然遺產。約2.2億年以前,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曾是海洋,海底變質巖層上廣泛分布著碳酸鹽巖,而梵凈山的主體是不易被溶蝕的變質巖。
材料二:梵凈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孑遺有多種古老珍稀物種,生態學家稱其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態孤島”。圖為“梵凈山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
(1)簡述在海底變質巖形成后,梵凈山高大山體的形成過程。
(2)說明梵凈山成為“生態孤島”,生物多樣性優于周邊喀斯特地區的自然原因。
(3)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請提出梵凈山地區發展的合理措施。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7引用:2難度:0.5110.關于季節更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低緯度地區季節更替不明顯 B.中緯度地區季節更替明顯 C.高緯度地區季節更替明顯 D.季節更替取決于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 發布:2024/12/31 19:30:1組卷:1引用:3難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