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 |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343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 |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熱搜題專練
瀏覽次數:171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2971.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 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①相委而去
②元方入門不顧
③魏文帝聞之
④語其父鐘繇曰
(2)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友人慚,下車引之。
②帝曰:“卿面何以汗?”
(4)【甲】【乙】兩文來源于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筆記小說,該小說從內容上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甲】文選自《方正》篇,請結合下列三個門類的選編依據,判斷【乙】文應該編入哪一個篇章,并結合文章說明理由。
A.《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
B.《言語》:指人的口才辭令
C.《方正》:指為人正直發布:2024/12/13 2:0:2組卷:295引用:11難度:0.72972.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努力改正并隨時發現自己的缺點。(將“努力”與“隨時”調換位置) B.這件事的具體詳情,我以后再告訴你。(刪掉“具體”) C.在日常工作中,黨員干部應該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傳統。(將“傳統”改為“作用”) D.經過共同努力,使我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刪掉“使”) 發布:2024/12/13 2:0:2組卷:870引用:11難度:0.7297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2022年我國科技創新結出累累碩果。 , , , 。
①中國從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
②我國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
③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顯示
④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發布:2024/12/13 2:0:2組卷:9引用:3難度:0.52974.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與朱元思書
吳均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相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②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天山共色 共:同樣,同樣的 B.皆生寒樹 寒:寒冷 C.負勢競上 上:向上 D.望峰息心 息:平息
A.與朱元思書/相與步于中庭
B.經綸世務者/擇其善者而從之
C.蟬則千轉不窮/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
D.自富陽至桐廬/自非亭午夜分
(3)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既是作者所見所感的概括,也是山光水色的總體特點。
B.第②段描寫動靜結合,寫出了水之清,水之深,水之變換,突出了上文中的“異”字。
C.第③段先寫群山靜態美,再寫各種聲音,以靜寫動,體現了山中的熱鬧與生機。
D.選文寫最視角多樣,有俯視,有平視,有仰視,還有遠眺,增強了寫景的層次性。發布:2024/12/13 1:30:2組卷:125引用:2難度:0.52975.以《那一次,我真____》為題,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一篇以記事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這是半命題作文,可以補充一個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動的詞語,如“快樂”“開心”“感動”“后悔”“失落”等。題目中的“真”,表明這件事帶給你的情感沖擊是很強烈的,讓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銘心。(2)要注意有重點地展開敘述,突出事件中觸動你情感的部分。(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發布:2024/12/13 1:0:1組卷:360引用:25難度:0.72976.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雨后的天空閃耀著美麗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氣。 B.隨著新媒體發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C.今年,鄂城區多所學校舉行世界環境日教育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環保知識和增強環保意識。 D.人的一生約有一半左右的時間都在思考,只不過成功者總在思考有意義的事。 發布:2024/12/13 1:0:1組卷:45引用:4難度:0.52977.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回答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嵐設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③,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記?晚游六橋待月記》)注釋①染:染成。②設色:涂色,這里可譯為“籠上暮色”。③夕舂(chōng):夕陽。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月色入戶 戶:窗戶 B.念無與為樂者 念:想到 C.相與步于中庭 步:散步 D.懷民亦未寢 寢:睡覺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請品析【甲】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的妙處。
(4)同是借月抒情,蘇軾和袁宏道抒發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發布:2024/12/13 0:0:1組卷:91引用:3難度:0.62978.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遮蔽 爛漫 墻璧 暴怒無常 B.蓮蓬 花瓣 高潔 喜出忘外 C.禱告 決別 徘徊 翻來復去 D.花瑞 癱瘓 攲斜 各得其所 發布:2024/12/13 0:0:1組卷:830引用:9難度:0.92979.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清脆(cuì) 醞釀(liàng) 喉嚨(hóu) 賣弄(nòng) B.黃暈(yùn) 嘹亮(liáo) 宛轉(wán) 散步(sǎn) C.嫩葉(nèn) 應和(hè) 安巢(cháo) 窠巢(kē) D.迷藏(cáng) 眨眼(zhǎ) 朗潤(yùn) 水漲(zhǎng) 發布:2024/12/13 0:0:1組卷:2007引用:4難度:0.92980.致敬紅色經典。
班級舉行紀實作品閱讀交流分享會,請你幫助完成以下的信息。閱讀有方法 學習有成效 把握作品事實 閱讀紀實作品,首先要學會把握作品所寫的事實。 (1)下列有關紀實作品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對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共產黨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的人物形象。
B.埃德加?斯諾之所以冒險去蘇區采訪,是出于他對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崇拜和對紅色的蘇維埃政權的向往。
C.王樹增的長篇紀實文學《長征》使用了全景式的寫法,完整地展現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紅軍歷險轉戰大半個中國的歷史。
D.《飛向太空港》這部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以實地采訪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為支撐,以歷史的筆法勾勒概貌,以文學的手法講述故事,刻畫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明確作者立場,領悟故事精神 把握作品中的“事實”之后,還要學會閱讀作者對于事實的感受和印象。最終,要從中有所收獲。 (2)讀完《紅星照耀中國》中《關于朱德》這一章,三位同學展開如下對話:
A同學:朱德的人生經歷很震撼,斯諾說他的人生“是一個為著忠于一個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爭的偉大主義而丟棄個人享受、財富和地位的故事。”書中他的以下事件
B同學:我認為他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舉動,在《回憶我的母親》這一課里可以找到原因
C同學:我發現下面這件事,書和課文里表達不同:
“后來在地主的壓迫下,我們這個大家庭無法再過下去了,為了經濟上的原因分了家。”(《紅星照耀中國》)
“那一年,地主欺壓佃戶,要在租種的地上加租子,因為辦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脅著我家要退佃,逼著我們搬家。在悲慘的情況下,我們一家人哭泣著連夜分散。”(《回憶我的母親》)
這是因為:發布:2024/12/12 23:0:1組卷:198引用:3難度: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