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已完結
          夯實基礎 活學活用 浙教版
          瀏覽次數:1495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已完結
          期中復習 常考試題 專項訓練
          瀏覽次數:1082 更新:2025年03月21日
          • 91.實驗室有一只讀數不準確的溫度計,在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其讀數為20℃,在測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讀數為80℃,下面分別是溫度計示數為41℃時對應的實際溫度和實際溫度為60℃時溫度計的示數,其中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57引用:4難度:0.5
          • 92.下列行為,符合實驗室安全守則的是(  )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4引用:3難度:0.5
          • 93.如圖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6引用:2難度:0.5
          • 94.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42引用:2難度:0.5
          • 95.如圖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內放一小團浸有乙醚的棉花,迅速下壓活塞,棉花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8引用:2難度:0.5
          • 96.取一定量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后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測得該溶液 pH 隨加入碳酸鈉溶液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5引用:3難度:0.5
          • 97.金屬材料的使用作為一個時代的標志,見證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歷史上人類冶煉不同金屬的大致年代如圖所示:

            (1)銅和金是人類使用較早的金屬。2021年3月,三星堆遺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銅器和金器上,還有被人為敲擊的痕跡。通過敲打可將青銅等金屬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狀,是利用了金屬的
             
            性。
            (2)我國的青銅文化歷史悠久。西漢時期的濕法煉銅工藝就是利用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鐵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
             
            年,至今鐵仍是年產量最高的金屬,但每年因腐蝕造成了巨大損失,寫出一條防止鐵生銹的措施
             

            (4)鋁的利用距今100多年,現在鋁的年產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鋁雖然較活潑,但抗腐蝕性能好,原因是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98.有一個玻璃瓶,它的質量為0.1kg.當瓶內裝滿水時,瓶和水的總質量為0.4kg.用此瓶裝金屬粒若干,瓶和金屬顆粒的總質量是0.8kg,若在裝金屬顆粒的瓶中再裝滿水時,瓶、金屬顆粒和水的總質量為0.9kg.求:
            (1)玻璃瓶的容積。(2)金屬顆粒的質量。(3)金屬顆粒的密度。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9引用:2難度:0.5
          • 99.在電解水的實驗中,可以直接觀察到的現象是(  )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100.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就以下物質的鑒別方案展開了討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28 16:0:2組卷:9引用:3難度:0.5
          login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