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鄉愁》,回答問題。
          (1)全詩是采用什么順序,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
          (2)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感情,但在本詩中,它轉化為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怎樣實現這一轉化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這首詩的結構形式體現出既統一又變化的美,你是怎樣理解這一點的?請簡要說明。

          【答案】(1)采用時間順序,以情感為線索。
          (2)詩人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感情進行了物化,把它分別寄托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具體可感的對象上,形成詩的意象,從而增加詩的藝術感染力。
          (3)統一,即結構的相對勻稱。全詩四小節,節與節之間比較整齊,每節之間的句子相對和諧對稱;變化,即長短句,詩句字數進行變化調節,所以在整體的勻稱中又有參差錯落之感。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0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請運用積累的知識,完成問題。
            鏡子
            艾青
            僅只是一個平面
            又是深不可測
            它最為真實
            決不隱缺點
            它忠于尋找它的主人
            誰都從中發現自己
            或是醉后配顏恨
            或是如霜雪卻
            有人喜歡它
            因為自己美
            有人躲bì它
            因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不得把它打碎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如霜雪
            躲bì
             

            (2)仿照畫波浪線語句,再寫兩句小詩。
            (3)以上文段選自《艾青詩選》,艾青原名
             
            ,是中國
             
            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
            (4)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刻畫了鏡子怎樣的形象?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2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周總理,你在哪里
            柯巖
            ??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們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們對著高山喊:/周總理——/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革命征途千萬里,/他大步前進不停息!”
            ??我們對著大地喊:/周總理——/大地轟鳴:/“他剛離去,他剛離去,/你不見那沉甸甸的谷穗上,/還閃著他辛勤的汗滴……”
            ??我們對著森林喊:/周總理——/松濤陣陣:/“他剛離去,他剛離去,/宿營地上篝火紅啊,/伐木工人正在回憶他親切的笑語?!?br />??我們對著大海喊:/周總理——/海浪聲聲:/“他剛離去,他剛離去,/你不見海防戰士身上,/他親手給披的大衣……”
            ??我們找遍整個世界,/啊,總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個地方,/遼闊大地/到處是你深深的足跡。
            ??我們回到祖國的心臟,/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地呼喚:/周——總——理——/廣場回音:/“啊,輕些呀,輕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見外賓,/他正在政治局出席會議……”
            ??總理啊,我們的好總理!/你就在這里啊,就在這里?!谶@里,在這里,/在這里……/你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永遠居住在太陽升起的地方,/你永遠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
            (1)通讀全詩,說說周總理到底在哪里,用詩中的一句話概括。
            (2)詩中對周總理的尋覓追問最終回到了哪里?為什么要寫這個地方?
            (3)詩中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找出選文中運用反復、擬人修辭手法的地方,各舉一例并闡述其妙處。
            (4)本文首尾兩節通過相互呼應的“問”與“答”的方式,抒發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24難度:0.5
          • 3.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雪花的快樂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飚,飛飚,飛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飚,飛飚,飛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飛舞,
            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里探望--
            飛飚,飛飚,飛飚,--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怎樣理解詩中反復出現的“飛飚,飛飚,飛飚,--”?
            (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熱切渴望,對理想的不懈追求。
            B.詩中的“雪花”具有自由和執著的特點。
            C.雪花“飛飚,飛飚,飛飚”,堅定、歡快,是詩人現實生活的寫照。
            D.詩中的“雪花”形象其實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4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