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中,一代又一代“賽先生”們在科技報國中矢志不渝,成為當之無愧的共和國脊梁。短視頻《尋找賽先生》在網絡掀起觀看熱潮,與視頻同步的話題“怎么理解科學家精神”也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賽先生】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由我國自主培育的“國產專家”,在共和國最艱難的歲月里,在一張白紙上書寫了中國人用最快速度獨立研制出氫彈的神話。1926年,于敏生于一個天津小職員家庭,從小讀書愛問為什么,對新知,探究其所以然。1944年,于敏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工學院機電系,但是在上學后于敏發現,相較于工學院的老師只教授學生知識,卻不告訴學生根源,他更喜歡沉浸在“純粹”的理論探索之中,并對于不合理的地方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
(1)從于敏身上我們學到了要成為賽先生,我們從小要培養哪種思維?這種思維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意義。
(2)網友巍巍說:“成為賽先生就要敢于表達不同觀點,追求標新立異,沒必要考慮他人的感受。”請你對他的觀點進行簡要評析。
【守正創新】
我們民族從來不缺乏賽先生,從錢學森、李四光、郭永懷等老一輩科學家,到屠呦呦、南仁東、黃大年等新中國培養起來的杰出科學家,面對科研,他們身上都凝聚著同樣的精神內核,這就是創新、嚴謹、求實。半導體物理學家黃昆曾記述:“回顧半個多世紀的科研經歷,我深深體會到,科學研究貴在創新,要做到‘三個善于’,即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決問題,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義的結論。其中最關鍵的是善于抓住機遇,發現和提出問題。”這是對科學家創新之道的高度凝練。
(3)根據老一輩子科學家的事跡,談一下我們青少年如何繼承創新精神血脈?
【答案】(1)批判性思維;①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案;②能調動我們的經驗,激發我們新的學習動機,促使我們解決問題,改進現狀。
(2)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培養批判精神要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要敢于發表不同的觀點,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向權威挑戰,同時要考慮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樣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決問題。
(3)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創新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②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③培養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④努力探索,注重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
(2)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培養批判精神要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要敢于發表不同的觀點,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向權威挑戰,同時要考慮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樣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決問題。
(3)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創新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②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③培養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④努力探索,注重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31 9:0:8組卷:0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青春是批判的年華”。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批判思維( )
①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②能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案
③能讓我們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做到與眾不同,與他人格格不入
④能融洽人際關系,得到更多利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58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成語所反映的內容,與批判精神相接近的是( )
A.人云亦云 B.隨聲附和 C.學貴有疑 D.標新立異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44引用:6難度:0.7 -
3.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設及普朗克公式。因這一發現破壞了他非常崇拜并奉為權威的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他最終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由此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普朗克的故事啟示我們要( )
①善于謙讓隱忍
②敢于質疑權威
③培養批判精神
④發展獨立思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發布:2024/12/28 3:0:1組卷:11引用:3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