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同學在盛有約20℃水的燒杯中加入了硝酸鉀固體,充分溶解后溶液的溫度降到10℃左右,此時燒杯中還有大量固體剩余。再往溶液中放入一塊木塊,放置了一段較長時間,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發生了如圖ABCD所示的順序變化。請回答:

(1)硝酸鉀固體溶于水后,溶液溫度下降的原因 硝酸鉀溶于水時,擴散吸熱大于水合放熱硝酸鉀溶于水時,擴散吸熱大于水合放熱。
(2)根據圖示的現象,請判斷在此過程中硝酸鉀溶液溫度的變化 先升溫后降溫到開始溫度先升溫后降溫到開始溫度。
(3)請結合所學知識,解釋燒杯內硝酸鉀固體量變化及木塊沉浮變化的原因。(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如下表)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硝酸鉀(克)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答案】硝酸鉀溶于水時,擴散吸熱大于水合放熱;先升溫后降溫到開始溫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9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實驗中,一同學發現:將氫氧化鈉固體加入水中,并不斷攪拌,顆粒快速消失,但一段時間后燒杯底部又出現固體。該同學利用溫度傳感器記錄了溶解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并繪制成圖。請結合圖像利用所學知識,對實驗中“固體快速消失,但一段時間后燒杯底部又出現固體”這一現象進行解釋。
發布:2024/12/28 13:30:2組卷:17引用:3難度:0.5 -
2.圖甲是目前流行的某品牌“自熱火鍋”,圖乙是自熱火鍋結構示意圖。某興趣小組對這種不用火不用電,只要加水就能食用的火鍋產生了興趣。他們查閱了相關資料如下:
自熱火鍋使用方法:
1.下層底盒中倒入適量冷水,打開加熱包塑料膜,將加熱包放入涼水中。
2.放上上層食材盒,倒入一定食用冷水,蓋上蓋子,15分鐘后,即可開蓋食用。
①材料:外盒是采用具有良好耐熱性、保溫性能的聚丙烯材料制成,餐盒為航空鋁箔材料,無污染可再生。帶有小孔的盒蓋內扣設計,具有良好的密閉功能。
②柵格設計:內外盒之間采用柵格設計,有利于空氣流動。
③加熱包內含有鐵粉、鋁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質,其中的金屬粉末與碳粉在熱水中能發生氧化并緩慢放熱。
請結合上述材料和學過的科學知識解釋:
(1)“自熱火鍋”能快速加熱食材并保溫的工作原理。
(2)為什么要設置帶小孔的盒蓋?發布:2024/12/15 3:30:1組卷:26引用:2難度:0.6 -
3.自熱火鍋美味、快捷,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其加熱原理是利用發熱包內的物質(生石灰等)與水接觸,釋放出熱量、從而使上層食材鍋內的食物吸收熱量后溫度升高。
(1)下列物質在溶解時也會放出熱量的是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
C.氯化鈉
(2)吃火鍋時偶爾會搭配碳酸飲料。在喝碳酸飲料后有時會出現打嗝現象,這是因為氣體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升高而發布:2024/12/28 13:30:2組卷:7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