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藥物A對細胞M的增殖有促進作用,若在藥物A發揮作用后再加入藥物B,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的作用。請用以下材料及用具驗證上述事實,完善實驗思路并預測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
材料及用具:細胞M懸液,藥物A溶液,藥物B溶液,細胞培養液,血細胞計數板(用于細胞計數)
(說明:細胞計數具體操作過程不作要求,不考慮加入溶液對體積的影響)
(1)完善實驗思路:
甲組:加入培養液+細胞M+不加藥物進行培養;
乙組:加入培養液+細胞M+加藥物A進行培養;
丙組:加入培養液+細胞M+①先加藥物A進行培養,一段時間后加藥物B先加藥物A進行培養,一段時間后加藥物B;
以上三組都應置于②適宜且相同適宜且相同條件下培養,每隔一段時間測量各組的細胞數量,并記錄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預期實驗結果:
(在下坐標圖中畫出各組細胞的變化曲線,并標出分別加入藥物A、B的時間)

(3)分析與討論:
①本實驗的可變因素是 藥物種類和給藥時間藥物種類和給藥時間。
②若藥物B為蛋白質,現欲將其應用于人體身上,不能不能(填“能”或“不能”)口服,理由是:口服后會被消化分解從而失效口服后會被消化分解從而失效。
③除上述檢測方法外,本實驗還可以在培養液中加入3H標記的脫氧核苷,該物質用于合成 DNADNA,從而用放射性強度為檢測指標,表明細胞增殖的速率。


【考點】細胞的癌變的原因及特征;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與過程.
【答案】先加藥物A進行培養,一段時間后加藥物B;適宜且相同;
;藥物種類和給藥時間;不能;口服后會被消化分解從而失效;DN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6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環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如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④過程發生的場所是
(2)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呼吸作用的方式為
(3)細胞在致癌因子的影響下,發布:2025/1/15 8:0:2組卷:6引用:1難度:0.3 -
2.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環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如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
A.圖中A代表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 B.葡萄糖進入癌細胞后,可通過形成五碳糖來合成脫氧核苷酸作為DNA復制的原料 C.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呼吸作用的方式為有氧呼吸 D.若要研制藥物抑制癌癥患者細胞中的異常代謝途徑,圖中①④不宜選為作用位點 發布:2025/1/15 8:0:2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細胞外液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如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A代表能特異性識別葡萄糖的受體蛋白 B.④過程的反應場所是線粒體基質 C.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中①②③明顯增強 D.通過②過程形成的五碳糖都可作為DNA復制的原料 發布:2025/1/15 8:0:2組卷:9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