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18 18:0:3組卷:340引用:11難度:0.6
相似題
-
1.“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關節氣的諺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驚蟄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現象,吸熱過程 B.“伏天三場雨,薄地長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吸熱過程 C.“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放熱過程 D.“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吸熱過程 發布:2024/12/7 3:0:2組卷:144引用:6難度:0.7 -
2.中華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以下詩詞中有關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已是懸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C.“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D.“斜月沉沉藏海霧”,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發布:2024/12/19 19:0:3組卷:54引用:1難度:0.7 -
3.《淮南子》完整記載的“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關節氣的諺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驚蟄:“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夏至:“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秋分:“風起白蘋初日晚,霜雕紅葉欲秋分”——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大寒:“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水結冰時對外界放熱,溫度降低 發布:2024/12/7 3:0:2組卷:3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