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氨氣(NH3)是極易溶于水的無色氣體,其水溶液叫氨水。氨水是常見的堿溶液,其溶質以NH3?H2O為主。
          (1)如圖裝置的燒瓶內充滿了NH3,先將膠頭滴管內的水擠進燒瓶,再打開止水夾,可觀察到燒杯內的液體沿導管向上噴出。從微觀角度看,這是由于
          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運動到水分子的間隔中,形成氨水
          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運動到水分子的間隔中,形成氨水
          ,導致瓶內氣壓減小。

          (2)用干燥的紫色石蕊紙花接觸NH3,觀察不到明顯的現象;用濕潤的紫色石蕊紙花接觸NH3,可觀察到
          石蕊紙花變藍色
          石蕊紙花變藍色

          (3)請將右邊的氨氣和氨水的微觀粒子組成示意圖補畫完整,并進行必要的標注(水分子不用畫出)。

          【答案】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運動到水分子的間隔中,形成氨水;石蕊紙花變藍色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25 13:30:1組卷:56引用:4難度:0.6
          相似題
          • 1.用傳感技術測定噴泉實驗中的壓強變化認識氨氣噴泉實驗的原理。已知1體積水可溶解700體積的氨氣。如圖1實驗:三頸燒瓶中充滿NH3,關閉止水夾a,擠壓膠頭滴管(預先吸入1mL水)使水進入燒瓶,然后輕輕搖晃三頸燒瓶,再打開止水夾a,形成噴泉。由數據采集器和電腦繪制的三頸燒瓶內壓強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1/15 8:0:2組卷:46引用:1難度:0.7
          • 2.小明同學在科技晚會上表演了兩個魔術,魔術的操作過程與現象如圖所示.

            魔術一:自己會長“胖”的塑料袋【揭密:白色塑料袋內先放入一小塊干冰】
            (1)干冰的化學式是
             

            (2)塑料袋長“胖”過程中,干冰發生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塑料袋長“胖”的原因是
             

            魔術二:使“水”變色的杯子【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種無色溶液,無色的“水”是兩種不同的無色溶液】
            (4)“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的可能是
             
             溶液.
            (5)在此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6)最終溶液為無色,能否說明該溶液一定呈中性?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發布:2024/11/19 8:0:1組卷:46引用:2難度:0.5
          • 3.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實驗探究,小華同學將膠頭滴管中的液體滴加到裝有白色固體的容器中,觀察到氣球先脹大,冷卻至室溫后又恢復到原狀。請你根據實驗現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根據該反應原理可推測出在保存食品時該固體物質可用作
             

            發布:2024/12/24 11:30:2組卷:83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