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土地停止耕種時,演替便開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稱為先鋒植物,先鋒植物的出現是演替開始的標志。隨著演替的發展,棄耕地周圍環境中的物種逐漸向棄耕地中擴散。在自然狀態下,演替會使植被得以恢復,最終發展為穩定的生態系統。生態學家在研究某棄耕地區群落演替過程中,對不同時期群落的豐富度指數進行了統計。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棄耕土地上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類型,理由是
          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
          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

          (2)經過多年演替,該地區的群落與之前人類耕種時的有了顯著差異,區分它們的重要特征是
          物種組成(及外貌、結構)
          物種組成(及外貌、結構)

          (3)隨著演替的發展,物種數量增多。在群落中,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
          與其他物種的關系
          與其他物種的關系
          等,這就是該物種的生態位。據研究發現,兩個種群的生態位越接近,其種間競爭更激烈,原因是
          生態位較近的種群對資源和空間的需求相同點更多
          生態位較近的種群對資源和空間的需求相同點更多

          (4)經研究調查發現,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條件下無性繁殖,屬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這些克隆植物占據優勢地位,與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過分株之間的連接物實現資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自身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這種現象叫生理整合。請據此推測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曲線下降的原因:
          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與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的競爭優勢,阻礙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發展,使得該地區的物種豐富度降低
          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與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的競爭優勢,阻礙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發展,使得該地區的物種豐富度降低

          (5)在自然條件下,這片棄耕土地最終能演替到何階段,主要受
          當地氣候條件、地形和土壤環境,生物的繁殖、遷入和遷出,群落內種群間的相互關系,人類活動等
          當地氣候條件、地形和土壤環境,生物的繁殖、遷入和遷出,群落內種群間的相互關系,人類活動等
          (至少舉出3點)等因素的影響。

          【考點】群落演替的類型
          【答案】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物種組成(及外貌、結構);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生態位較近的種群對資源和空間的需求相同點更多;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與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的競爭優勢,阻礙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發展,使得該地區的物種豐富度降低;當地氣候條件、地形和土壤環境,生物的繁殖、遷入和遷出,群落內種群間的相互關系,人類活動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6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某科研小組對玉米地進行了研究,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8引用:2難度:0.6
          • 2.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棄耕的農田經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過程中(  )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31引用:19難度:0.9
          • 3.南方某地的常綠闊葉林因過度砍伐而遭到破壞。停止砍伐一段時間后,該地常綠闊葉林逐步得以恢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1:0:6組卷:11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