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隨著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猛增引發的“溫室效應”對生命系統形成嚴重的威脅。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碳達峰”就是我們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加,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減下去;而到2060年,針對排放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

(1)有科學家預測“溫室效應”會導致沿海低地被淹。請你將下列相關內容根據因果順序加以排序,并將字母填入對應空格內:DAFBDAFB。
A.全球氣溫升高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燃燒煤、石油
E.沿海低地被淹
F.兩極冰川融化

(2)調整好一次能源結構對減少“碳排放”至關重要。從圖1可以看出,其中 煤炭煤炭 占比最大,但整體上處于不斷下降趨勢,而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呈現明顯的 上升上升 (上升/下降)態勢,這有助于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
(3)從圖2可知,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來源有 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 和 化石燃料的燃燒化石燃料的燃燒。
(4)從圖2可知,生物成分在自然界的“碳”循環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生產者是 綠色植物綠色植物,分解者是 微生物微生物,它們是將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碳”聯系起來的關鍵成分。
(5)為了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人們應該從哪兩個方面著手?為什么?第一變革生產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開發利用新能源;第二全民參與減排,形成全社會的合力,從小處開始做環保,培養綠色飲食習慣,垃圾分類、回收的方式,減少能源消耗等,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第一變革生產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開發利用新能源;第二全民參與減排,形成全社會的合力,從小處開始做環保,培養綠色飲食習慣,垃圾分類、回收的方式,減少能源消耗等,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考點】自然界中的碳循環.
【答案】DAFB;煤炭;上升;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綠色植物;微生物;第一變革生產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開發利用新能源;第二全民參與減排,形成全社會的合力,從小處開始做環保,培養綠色飲食習慣,垃圾分類、回收的方式,減少能源消耗等,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6引用:1難度:0.8
相似題
-
1.二氧化碳氣體既是溫室效應的元兇,又是一種潛在的碳資源。實驗室里,科學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與環氧丙烷(一種簡單有機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該新型塑料在投入工業生產前,以下不是科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是( )
A.如何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學性質是否穩定 D.新型塑料生產是否影響碳循環 發布:2024/12/18 2:0:2組卷:47引用:2難度:0.5 -
2.2009年11月,在我國江西南昌舉辦了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大會暨技術博覽會”.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為主要特征,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請問:
(1)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科學家正在研究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CH3COOH)等化工原料,這些化工原料屬于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填序號)
①改造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產業;②大力發展火力發電,滿足社會用電需求;③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④優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4)請你另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節能減排”的做法發布:2024/12/20 0:30:1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如圖為海水吸收CO2并進行碳循環的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光合中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此碳循環中將CO2轉化為無機物和有機物 C.吸收的CO2與鈣化中釋放的CO2的量相等 D.鈣化中釋放CO2的反應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發布:2024/12/2 15:0:1組卷:31引用:2難度:0.5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