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小組同學為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
資料:淀粉的特征反應——遇I2變藍色
實驗① | 實驗② | 實驗③ | 實驗④ | 實驗⑤ | |
實驗操作(氯水均為新制) | ![]() |
![]() |
![]() |
![]() |
![]() |
實驗現象 | 蒸餾水由無色逐漸變為淺黃綠色 | 溶液變藍 | 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 產生白色沉淀 | 產生大量無色氣泡 |
(1)證明氯水中含有Cl-的是實驗
④
④
(填序號),用離子方程式表示該實驗中涉及的反應 Cl2+H2O=H++Cl-+HClO
Cl2+H2O=H++Cl-+HClO
、Cl-+Ag+=AgCl↓
Cl-+Ag+=AgCl↓
。(2)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②的現象產生的原因:
離子方程式:
Cl2+2I-=I2+2Cl-
Cl2+2I-=I2+2Cl-
。文字解釋:
氯水滴入淀粉碘化鉀溶液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單質,碘單質遇到淀粉變藍
氯水滴入淀粉碘化鉀溶液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單質,碘單質遇到淀粉變藍
。(3)實驗③中溶液變紅是由于溶液中含有
H+
H+
(填微粒符號,下同);使溶液褪色的微粒是 HClO
HClO
。(4)同學們根據“H2O2在催化劑作用下可發生分解”的性質,認為實驗⑤中現象不一定說明氧化性Cl2>H2O2。為證實Cl2將H2O2氧化,可繼續補充實驗:
反應后向溶液中加入1mL 2%AgNO3溶液,產生的沉淀量明顯大于實驗④
反應后向溶液中加入1mL 2%AgNO3溶液,產生的沉淀量明顯大于實驗④
(填操作、現象)。(5)同學們發現久置的氯水會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黃綠色變為無色。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進行實驗:用強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閉廣口瓶,并用傳感器測定廣口瓶中數據,得到如下曲線。?

解釋上兩圖中曲線變化的原因
由于HClO不穩定,見光受熱易分解,2HClO 2HCl+O2↑,使O2體積分數增加,Cl2與水不斷反應和HClO分解生成的HCl使溶液中c(Cl-)增大
光照
由于HClO不穩定,見光受熱易分解,2HClO 2HCl+O2↑,使O2體積分數增加,Cl2與水不斷反應和HClO分解生成的HCl使溶液中c(Cl-)增大
。若在上述整個實驗過程中測定溶液的pH,pH的變化是 光照
減小
減小
(填“增大”或“減小”或“不變”)。【答案】④;Cl2+H2O=H++Cl-+HClO;Cl-+Ag+=AgCl↓;Cl2+2I-=I2+2Cl-;氯水滴入淀粉碘化鉀溶液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單質,碘單質遇到淀粉變藍;H+;HClO;反應后向溶液中加入1mL 2%AgNO3溶液,產生的沉淀量明顯大于實驗④;由于HClO不穩定,見光受熱易分解,2HClO 2HCl+O2↑,使O2體積分數增加,Cl2與水不斷反應和HClO分解生成的HCl使溶液中c(Cl-)增大;減小
光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8 10:0:2組卷:19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在探究新制飽和氯水成分的實驗中,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氯水的顏色呈淺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淀粉碘化鉀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變藍,說明氯水中含有ClO- 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氯水中含有H+ 發布:2024/10/25 17:0:1組卷:97引用:3難度:0.7 -
2.在探究新制飽和氯水成分的實驗中,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氯水的顏色呈淺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氯水中含有H+ D.氯水的性質很穩定,保存在無色試劑瓶中 發布:2024/10/25 17:0:1組卷:58引用:1難度:0.5 -
3.為探究氯水在光照條件下的分解反應,某同學用強光照射盛有新制氯水的密閉廣口瓶,并用傳感器測定廣口瓶中數據,得到如圖三張圖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可以表示強光照射過程中,氯水pH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B.圖乙可以表示強光照射過程中,O2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C.圖丙可以表示強光照射過程中,c(Cl-)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D.氯水在光照過程中可能出現c(Cl-)>c(H+) 發布:2024/11/18 7:0:2組卷:28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