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又名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人體內尿酸(以尿酸鹽存在)生成、重吸收(腎小管上皮細胞膜上有尿酸鹽轉運蛋白URAT1,可以重吸收原尿中尿酸鹽回到血漿中)與排泄之間的動態失衡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嘌呤在肝臟中被代謝轉化為尿酸進入內環境,尿酸主要通過腎臟排泄,其次是通過消化道排出,當人體尿酸生成過多,或通過腎臟排出尿酸出現障礙,可導致痛風。
(1)人體代謝產生的嘌呤主要來源于 核酸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解。
(2)研究發現天然化合物F和堿性水都有降尿酸的作用,實驗結果如下表(組A和組B為正常鼠,組C~F采用組B得到的模型鼠)。
組別及處理檢測指標 | 對照組A | 模型組B | C組 | D組 | E組 | F組 |
灌服生理鹽水 | 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劑 | 灌服化合物F | 飲用pH為7.0的水 | 飲用pH為8.2的水 | 飲用pH為9.3的水 | |
血清尿酸含量(mg/dl) | 1.2 | 6.5 | 3.4 | 6.4 | 4.5 | 3.6 |
URAT1相對含量 | 0.6 | 0.8 | 0.57 | / | / | / |
有無尿酸氧化酶抑制劑
有無尿酸氧化酶抑制劑
。根據URAT1檢測結果,推測C組降低大鼠血清尿酸鹽含量的原因可能是 減少
減少
。②分析D、E和F三組的結果,得出結論:
腎小管上皮細胞尿酸鹽轉運蛋白的量在一定范圍內,隨飲用水pH的升高對降血清尿酸的作用更顯著
腎小管上皮細胞尿酸鹽轉運蛋白的量在一定范圍內,隨飲用水pH的升高對降血清尿酸的作用更顯著
。【考點】內環境的理化特性.
【答案】核酸;有無尿酸氧化酶抑制劑;減少;腎小管上皮細胞尿酸鹽轉運蛋白的量在一定范圍內,隨飲用水pH的升高對降血清尿酸的作用更顯著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7 14:0:2組卷:5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在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重度營養不良的兒童身體浮腫.其原因很可能是( )
A.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過多 B.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過少 C.血糖含量過高 D.血液中尿素含量過高 發布:2024/12/31 4:0:1組卷:18引用:2難度:0.9 -
2.打吊針(靜脈注射)時,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藥物被注射進血漿中發揮作用 B.配制藥物時,一般用0.9%NaCl或者5%葡萄糖溶液 C.0.9%NaCl可以用作生理鹽水是因為與細胞內的NaCl濃度相等 D.藥液從進入人體后到發揮作用經過的一般途徑是血漿→組織液→病變細胞 發布:2024/12/31 4:0:1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3.血液是人體的一種重要組織,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圖中a~d為某些物質,e~g為某種細胞,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人在攝入大量含堿性的食品后,血漿中的
(2)維持[a]含量相對穩定的激素是
(3)人體在劇烈運動過程中,產熱量大量增加,此時要維持正常的體溫,需要機體通過
(4)血液中的白細胞能通過圖中[
(5)血漿滲透壓升高時,會刺激發布:2024/12/31 4:30:1組卷:6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