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8L是宮頸癌病毒(一種DNA病毒)特有的蛋白。科研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在植物細胞中表達H18L用于研究。研究發現,不同植物翻譯時會有偏好的密碼子,若提高H18L基因中編碼受體細胞偏好的密碼子序列比例,將大幅度提高翻譯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需要對H18L基因序列進行改造。原理如圖所示。
步驟一:

步驟二: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一:將預期的堿基序列設計在PCR的引物中,制備出PCR“體系1”和“體系2”,分別進行PCR擴增。
①補全下表中的兩個PCR體系的成分。
成分 | PCR體系1 | PCR體系2 |
模板 |
H18L基因 H18L基因
|
|
引物 | a和b | c和d |
酶 |
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 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
|
|
其他成分 | 四種脫氧核苷酸、 | 緩沖液等 |
部分結合
部分結合
(填“完全結合”或“部分結合”)。(2)步驟二:將體系1、2的產物(即圖中的ef和gh)混合后,繼續進行下一次PCR反應。在該PCR反應體系中經過高溫變性后,當溫度下降到50℃,能夠互補配對的DNA鏈相互結合,理論上有
4
4
種結合的可能,其中能進行進一步延伸的有 1
1
種。(3)步驟二的最終產物即為優化后的H18L基因序列,其長度為
942
942
bp。用 BamHⅠ和Xhol
BamHⅠ和Xhol
限制酶處理該序列和載體,構建表達載體。再用 農桿菌轉化
農桿菌轉化
法將該載體轉人植物的愈傷組織,生產H18L蛋白。(4)上述實驗中,利用引物設計實現了哪些實驗目的?(請寫出兩條)
【考點】目的基因的篩選與獲取;DNA片段的擴增與電泳鑒定.
【答案】H18L基因;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部分結合;4;1;942;BamHⅠ和Xhol;農桿菌轉化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74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通過設計引物,運用PCR技術可以實現目的基因的定點誘變。如圖為基因工程中獲取突變基因的過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個堿基T不能與目的基因片段配對,但不影響引物與模板鏈的整體配對,反應體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別設計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識別位點。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PCR反應體系中還需要加入4種游離核苷酸、解旋酶、TaqDNA聚合酶等 B.第2輪PCR,引物1能與圖中②結合并且形成兩條鏈等長的突變基因 C.引物中設計兩種限制酶識別位點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運載體 D.第3輪PCR結束后,含突變堿基對且兩條鏈等長的DNA占 12發布:2024/11/19 10:30:1組卷:132引用:5難度:0.7 -
2.雙脫氧核苷三磷酸(ddNTP)與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結構如圖所示。已知ddNTP按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加到正在復制的DNA子鏈中后,子鏈的延伸立即終止。現通過PCR技術獲得被標記且以堿基“T”為末端的、不同長度的DNA子鏈片段。在反應管中已經有單鏈模板、引物、相關的酶和相應的緩沖液等,還需加入的原料是( )
①dCTP,dGTP,dATP
②dGTP,dATP,dTTP,dCTP
③α位被32P標記的ddTTP
④γ位被32P標記的ddTT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發布:2024/10/26 17:0:2組卷:31引用:1難度:0.6 -
3.目前研究混雜DNA群體中的特異DNA序列,一般基于兩種不同的方法,即DNA克隆和DNA分子雜交,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方法①需要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B.方法②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C.方法③需要對探針進行特殊標記 D.方法①②③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發布:2024/11/22 4:0:1組卷:25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