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下圖及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1964-1965年,國家從戰略角度考慮,把沿海和內地密集的工業企業有計劃、有步驟地向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區轉移,開始了大規模的“三線”建設。
材料二 改革開放后,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離開家鄉,涌入經濟較為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帶謀求職業,引發了規模日益擴大的勞動力跨區流動。每年春節前后,在各大中城市打工的農民返鄉,形成所謂的“民工潮”,人數達5000萬~6000萬之多。
材料三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逐步建立了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地的一些知識分子、技術人員向東遷移,形成了“孔雀東南飛”的局面。
(1)圖中所示的四條人口遷移路線中,與材料一的描述相符的是BB線,與材料二的描述相符的是CC線。
(2)材料三中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DD。
對遷出地帶來的影響主要有哪些?改革開放后,東部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為廣大人才提供了更為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造成人才外流。改革開放后,東部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為廣大人才提供了更為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造成人才外流。。
對遷入地帶來的影響主要有哪些?為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輸送了大批人才,同時也增強了人才之間的競爭。為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輸送了大批人才,同時也增強了人才之間的競爭。。
【答案】B;C;D;改革開放后,東部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為廣大人才提供了更為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造成人才外流。;為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輸送了大批人才,同時也增強了人才之間的競爭。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1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候鳥式”養老是當今興起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選擇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來攀枝花已成為我國冬季養老的熱點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實現由“鋼城”向“陽光花城”的轉型。據此完成12~13題。
關于大量外來人口遷入對攀枝花社會經濟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①優化當地人口結構
②促進多元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緩解勞動力不足
④帶動當地消費,促進經濟發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發布:2024/8/6 8:0:9組卷:2引用:0難度:0.7 -
2.讀如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內容,對人口遷移而言,屬于拉力的是
(2)對于人口壓力大的農村,人口遷移緩解了當地
(3)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既積極地推動了城市的發布:2024/8/13 1:0:1組卷:2引用:3難度:0.5 -
3.2021年5月24日,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正式發布,據統計,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南京市流動人口增加739220人,增長38.65%。據此完成27~28題。
大量人口流入南京市帶來的影響是( ?。?/h2>A.減小環境壓力 B.增加就業機會 C.加劇交通擁堵 D.縮減城市規模 發布:2024/8/6 8:0:9組卷: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