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2018年11月30日,樂清11歲男孩小黃在放學后失蹤,之后5天一直下落不明。事發之后,網友們接力在網上幫忙發布尋找,展現出了中國網友的熱心和愛心,但事情最后反轉,令人大跌眼鏡。12月5日凌晨,樂清警方發布通報,小黃于12月4日晚上10時48分被找到。經調查,系小黃的母親為測試其丈夫對母子是否關心、重視,蓄意策劃制造了該起虛假警情。
                圍繞這起荒唐的“鬧劇”,大家眾說紛紜。有網友認為,善意豈能如此被消費,如此做法會讓很多人從此喪失善舉的動力,但大多數市民表示在接到類似求助時,仍愿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對此,你有何感觸?結合你的所思所想,寫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選,標題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少于700字。

          【考點】材料作文
          【答案】善意豈能如此被消費      11月30日下午,11歲的樂清男孩小黃在放學回家路上失蹤,自此之后,家人、警方和志愿者開始了全城搜索。這位孩子的父親為了能夠盡快找到孩子,在網上發布了50萬懸賞走失男童的消息,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連熱點菌的社交圈都被刷屏了。
                經過5天的大力搜尋,孩子終于找到了。12月5日,浙江省樂清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通報稱,樂清失蹤男孩黃某已于12月4日22時48分找到,警方確認其人身安全和基本健康。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耗費了志愿者、救援隊以及樂清警方龐大的人力物力后,這件事卻被警方通報為“虛假警情”。始作俑者竟是其親生母親,謊稱兒子“丟失”只是為了測試在外經商的丈夫是否真的關心孩子。得到消息的媒體火速趕往孩子家里了解情況,卻被鄰居告知,凌晨兩點多這家人連夜搬家,現在屋子里只剩下洗衣機和冰箱,是原房東的。
                看完這件事情的始末,熱點菌真的是啞口無言,善意豈能如此被消費?網友紛紛暴走,表示一定要嚴懲!看到之前孩子的伯父說孩子媽媽因為一直找不到,暈倒了好幾次,現在看來真的是一個笑話。這件事再次把公眾的善良按在地上摩擦。
                這次事件被大家稱為“現實版狼來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卻并不少見,我們都是被放羊的孩子騙過的人。
                去年,互聯網公益異常火爆,其中一個名為“同一天生日”的網絡募捐活動在社交圈廣泛傳播。使用者可查找與自己同一天生日的貧困孩子,為TA捐出1元錢。“聽說同一天生日的人冥冥之中會有命運的牽絆”,一句話打動了多少人,短短一天時間,活動籌款達到255萬元。而真正把這場活動推到風口浪尖的,是很多網友發現這場活動漏洞百出。同一個受助的學生,卻有著不同的出生日期,當出現在不同的生日界面時,連名字都發生了改變。更有甚者,在非閏年(2009),居然出現了2月29日這種不存在的日期。據不完全統計,“一人分飾兩角”的情況至少有6人。雖然只有1元錢,但是很多人跟熱點菌一樣還是受到了傷害。
                前段時間,央視的訪談節目《我們》追蹤報道了一起虛假募捐的新聞,在將中介代開假病歷的灰色利益鏈連根拔起的同時,也直接將“輕松籌”推向了風口浪尖。
                這些消費社會善意的行為并不會受到多大的懲罰,大多數只是輕描淡寫地譴責,可是真正需要幫助之人的大門卻被這些人關上了,社會的信任機制也是風雨飄搖。
                消費善良是最大的惡,因為它會讓人心變得冷漠。隨著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這個社會所剩的善良還在被一點一點地摧毀。對于這些人我們一定要嚴懲,因為社會資源是有限的,人們的愛心透支額度也是有限的,這個社會也不能再冷漠下去了。
                人群里的善良是這個社會寶貴的財富,別讓善意被辜負,別讓好心人被愚弄,別讓這個社會變冷漠,更不要成為消費善良的惡人。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網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在家里安裝VR(虛擬現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于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里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里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
                  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刻意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
                  對材料提出的問題,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發布:2025/1/3 8:30:2組卷:2引用:4難度:0.5
          • 2.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個小孩手拿一個橘子,問:“媽媽,為什么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應的勞動。”“那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占有。”
                  讀以上材料,你有何啟迪?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400字。

            發布:2025/1/3 9:0:2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9月21日,一則消息震撼全網。四川瀘定地震中失聯17天的甘宇在人們的不懈尋找下、終于獲救!
                  甘宇是國有大型水電站的一名技術員,地震中,他冒險拉閘泄洪、排險救人而被困山林,身陷絕境中,甚至要靠喝尿液來維持生命、此時甘宇不知道,一場圍繞他而展開的搜救活動正在進行中,從政府到民間,從懷抱希望的親人、專業敬業的救援隊員到熟悉環境的村民……,無數人自發自愿,前赴后繼,冒著余震、落石,走過斷道、懸崖,抱著不放棄的信念,搜救不停止;年近60的普通村民倪太高在山里獨自找尋兩天,最終找到了他之前并不認識的甘宇。
                  人們感動于好人甘宇的堅強和自救,感動于生命的韌性;更感動于眾多普通人的善意接力——正是他們,才創造了這個守望相助的生命奇跡。
                  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發布:2025/1/3 9:0:2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