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校九年級組織了以“青春獻禮二十大,強國有我新征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以下是部分同學搜集的演講材料。
          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十年禁漁”的萬里長江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從荒原變林海的塞罕壩林場到沙土變良田的庫布其沙漠,“綠色地圖”在人們身邊不斷拓展;從云南大象北上南歸到藏羚羊穿過鐵路公路繁衍遷徙,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成為一道道美麗風景……這十年,一個個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中國故事,書寫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動人篇章,展現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不懈努力。
          (1)“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動人篇章,離不開我國實施的哪些舉措?
          材料二  彭士祿是“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和“中國核電站創建人”,他曾謙虛地說:“我只是核動力領域的一頭墾荒牛。”從核潛艇到核電站,彭士祿從事的工作都是拓荒。在一次次重大決策面前,彭士祿敢拿主意,大家都管他叫“彭大膽”“彭拍板”。彭士祿曾說,自己一輩子干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這兩件事,無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核潛艇是大國重器,于無聲處壯國威;核電則是戰略性高科技產業,事關國計民生。彭士祿用自己堅挺的脊梁,賦予國家自立、民族自強無窮的力量。
          (2)結合材料二,分析彭士祿是如何用自己堅挺的脊梁,賦予國家自立、民族自強無窮的力量的。

          【答案】(1)①走綠色發展道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④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2)①造核潛艇,建核電站,落實了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②勇于拓荒,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③核電站事關國計民生,建造核電站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民生福祉;④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召了更多的勞動者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⑤用自己堅挺的脊梁,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了突出的貢獻。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15 8:0:9組卷:0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據統計,環境污染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損失高達680億元,相當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損失。這表明(  )

            發布:2024/12/28 1:30:1組卷:15引用:13難度:0.9
          • 2.北京2022年冬奧會是全球首個實現了碳中和的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它是全球首個采用此技術的場館。這一技術(  )

            發布:2024/12/28 3:0:1組卷:3引用:2難度:0.5
          • 3.對如表的時事進行歸類,最適合的主題(  )
            ★2019年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19年12月1日,中央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發布:2024/12/31 8:0:33組卷:10引用:3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