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是我國冬春季節常見的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危害很大。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如圖是某次寒潮對我國局部地區的影響示意圖,圖中的雨雪分界線是指降雨與降雪(含雨夾雪)的界線。受這次寒潮影響,內蒙古呼倫貝爾創下了-47.5℃的極端低溫,海南島也跌破了5℃,寒潮對海南島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卻要比內蒙古嚴重。在寒潮來臨之前,部分地區果農會采用澆水、為柑橘樹穿上“棉衣”(塑料薄膜)等辦法,可有效防止凍害。

(1)從農業生產角度,比較說明此次寒潮對海南島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比內蒙古嚴重的原因。
(2)分析農民采用澆水、給果樹穿“棉衣”等所起防凍效果的原理。
(3)說明地理信息技術在預防或減輕突發性雨雪、冷凍災害所起的作用。
【答案】(1)海南島冬季農作物處于生長期;南方作物不耐寒;內蒙古冬季農業生產活動少;內蒙古以畜牧業為主,受影響小;北方防凍意識好,措施到位等。
(2)水的熱容量大,使地表降溫慢、地表溫度變化幅度減小;可增加空氣濕度,增強大氣逆輻射以減輕凍害;果樹穿“棉衣”后,地面輻射散失較慢;膜內水汽不易散失,也能使大氣逆輻射增強,起到保溫作用。
(3)運用遙感技術(RS)對暴雪、冷凍等災害性天氣進行監測、預報,對災情作科學評估;運用衛星定位技術可對災區精確定位;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制作防災救災系統,顯示災害波及范圍、救災路線,并計算需要調集的救災設施,發出警報,及時有序地組織救災搶險工作等。
(2)水的熱容量大,使地表降溫慢、地表溫度變化幅度減小;可增加空氣濕度,增強大氣逆輻射以減輕凍害;果樹穿“棉衣”后,地面輻射散失較慢;膜內水汽不易散失,也能使大氣逆輻射增強,起到保溫作用。
(3)運用遙感技術(RS)對暴雪、冷凍等災害性天氣進行監測、預報,對災情作科學評估;運用衛星定位技術可對災區精確定位;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制作防災救災系統,顯示災害波及范圍、救災路線,并計算需要調集的救災設施,發出警報,及時有序地組織救災搶險工作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3 6:0:6組卷:1引用:6難度:0.5
相似題
-
1.2013年11月8日,超強臺風“海燕”在菲律賓肆虐,致近6000人死亡,1800人失蹤,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人道主義醫療救助.據此回答8~9題.
造成臺風災害的主要是( )A.沙塵暴天氣 B.狂風、暴雨和風暴潮 C.地震、海嘯 D.狂風、赤潮 發布:2025/1/22 8:0:1組卷:2引用:0難度:0.7 -
2.超強臺風“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點40分在菲律賓中部薩馬省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的最強登陸臺風.2013年11月27日清晨,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發布消息,超強臺風“海燕”在該國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5500人,另有1757人失蹤、近3萬人受傷.如圖為臺風“海燕”行進路徑圖.
試從自然地理角度分析臺風“海燕”給菲律賓造成嚴重災情的原因.發布:2025/1/22 8:0:1組卷:3引用:3難度:0.3 -
3.中新網2013年11月13日電截至目前,超強臺風“海燕”在菲律賓已造成2275人死亡,80人失蹤.約60萬人無家可歸.“海燕”在我國沿海登陸后,也給我國南方多地帶來了大到暴雨.圖為“海燕”中心位置移動經緯度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此次臺風給菲律賓造成的主要災害是( )A.海嘯 B.山體滑坡 C.泥石流 D.強風、暴雨 發布:2025/1/22 8:0:1組卷:2引用:0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