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閱讀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如圖為珠江三角洲某地30年來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變化圖.近年來,該地區在發展中相繼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城鎮和工業過度集中、產業結構趨同、產業結構層次偏低等.

(1)指出該地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據圖示信息,推測30年來該地區社會經濟的主要變化.
(3)針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該地區在產業發展方面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1)變化:由水稻、桑蠶生產轉向以蔬菜生產為主.原因:①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業用地減少;②農產品市場需求發生變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③土地和勞動力價格上漲(農村勞動力流失)
(2)①外來人口大量增加;②城鎮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提高;③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制造業)占主導地位,第三產業發展迅速;④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內外聯系更加便捷;⑤生態環境惡化,環境污染加重等.
(3)①將部分工業向周邊地區轉移;②推動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③各城鎮加強產業分工與合作、實行錯位發展.
(2)①外來人口大量增加;②城鎮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提高;③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制造業)占主導地位,第三產業發展迅速;④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內外聯系更加便捷;⑤生態環境惡化,環境污染加重等.
(3)①將部分工業向周邊地區轉移;②推動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③各城鎮加強產業分工與合作、實行錯位發展.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1 18:0:1組卷:1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國人口稠密,經濟發展快速,絕大部分地勢低平。帕德瑪河是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后的入海主水道,由于河道寬、流量大、洪水頻發、淤積層深厚等,建造跨河橋梁成為世界難題。我國基建公司承接跨越帕德瑪河的公鐵兩用大橋(主橋長6.15千米)的建設工程,經過8年,目前公路橋已通車,結束了河流兩岸人民長期靠擺渡往來的歷史。如圖示意帕德瑪大橋的位置。
(1)簡述帕德瑪大橋處河流流量、水位、河道寬度的季節變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分析帕德瑪河淤積層對修建大橋的不利影響。
(3)說明帕德瑪大橋建成對河流西南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4)結合“中國克服世界基建難題建成帕德瑪大橋”,簡述你的兩點感受。發布:2024/11/10 3:0:1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黃河三角洲略圖和珠江三角洲略圖。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近年來,該地一部分勞動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業向省內的邊遠地區轉移,并在本省邊遠地區產生集群效應。
材料三:繼日本三大汽車企業本田、豐田、日產分別落戶廣州黃浦、番高、花都區后,近幾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汽配產業迅速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全國三大汽車產業基地之一。
(1)近年業,由于人海泥沙減少,黃河三角洲增長速度明顯減緩。請簡要分析黃河入海泥沙減少的原因。
(2)河口地帶是城市發育的理想場所,但黃河河口沒有形成大城市,為什么?
(3)簡要敘述兩三角洲氣候特征的共同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發布:2024/12/31 18: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2018年3月2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案正式報批?;浉郯拇鬄硡^是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
伶仃洋地處珠江口,海底軟基深厚,基巖深埋50至110米范圍,這片水域建立了中華白海豚自然生態保護區。2018年10月23日,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如圖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港珠澳大橋示意圖。
(1)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橋施工過程遇到的困難。
(2)簡述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作用。發布:2024/12/31 6:0:1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