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IS研究一定質量氣體在溫度不變時,壓強與體積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實驗步驟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間位置,將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數據采集器、計算機逐一鏈接;
②移動活塞,記錄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時記錄對應的由計算機顯示的氣體壓強值P;
③用V-1P圖象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如圖2所示圖線.
如果實驗操作規范正確,但如圖所示的V-1P圖線不過原點,則V0代表 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連接部位的氣體體積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連接部位的氣體體積.
1
P
1
P
【考點】理想氣體的實驗規律.
【答案】注射器與壓強傳感器連接部位的氣體體積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21 13:0:2組卷:205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甲所示,用氣體壓強傳感器探究氣體等溫變化的規律,操作步驟如下:
①在注射器內用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氣體,將注射器、壓強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和計算機依次連接起來;
②緩慢移動活塞至某位置,待示數穩定后記錄此時注射器內封閉氣體的體積V1和由計算機顯示的氣體壓強值p1;
③重復上述步驟②,多次測量并記錄;
④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相應圖像,分析得出結論。
(1)在本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需要保持不變的量是氣體的 和 ;
(2)實驗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 ;
A.推拉活塞時,動作要快,以免氣體進入或漏出
B.推拉活塞時,手不可以握住注射器氣體部分
C.活塞移至某位置時,應迅速記錄此時注射器內氣的長度和壓力表的壓強值
(3)某同學測出了注射器內封閉氣體的幾組壓強p和體積V的值后,以p為縱軸、為橫軸,畫出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圖像發生彎曲的可能原因是 。1V
A.實驗過程中有漏氣現象
B.實驗過程中氣體溫度降低
C.實驗過程中氣體溫度升高
D.實驗過程中外面氣體進入注射器,使注射器里面氣體質量增加了
(4)在不同溫度環境下,另一位同學重復了上述實驗,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均正確。環境溫度分別為T1、T2,且T1>T2。在如圖丙所示的四幅圖中,可能正確反映相關物理量之間關系的是 。發布:2024/12/9 16:0:6組卷:45引用:3難度:0.5 -
2.如圖所示,在用DIS驗證“玻意耳定律”的實驗中,用一個帶刻度的注射器及計算機輔助系統來探究氣體的壓強和體積關系.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推拉活塞時,動作要快,以免氣體進入或漏出 B.推拉活塞時,手不可以握住整個注射器 C.必須測量所封閉氣體的質量 D.在活塞上涂上潤滑油,主要目的是減小摩擦 發布:2024/11/26 3:0:1組卷:70引用:2難度:0.7 -
3.如圖為“研究一定質量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條件下,壓強變化與溫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粗細均勻的彎曲玻璃管A臂插入燒瓶中,B臂與玻璃管C下部用橡膠管連接,C管開口向上,一定質量的氣體被水銀封閉于燒瓶內。開始時,B、C內的水銀面等高。
(1)此實驗中研究對象氣體是 (填①燒瓶中氣體、②燒瓶和AB管中的氣體或者③BC下面軟管中的氣體)若氣體溫度升高,為使瓶內氣體的體積不變,應將C管 (填“向上”或“向下”)移動,直至B內的水銀面回到原位置;
(2)實驗中使瓶內氣體的體積不變,多次改變氣體溫度,用Δt表示氣體升高的攝氏溫度,用P表示燒瓶內氣體壓強。根據測量數據作出的圖線是 。
A.B.
C.
D.
(3)同學還想用此實驗驗證波意耳定律,在保證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尋找體積和壓強滿足一定的關系,現在不知道大氣壓強的具體數值,但大氣壓強可視為不變。也無法直接測出氣體的體積和B管的內徑,但該同學通過分析還是可以驗證波意耳定律。
①保證溫度不變的方法是 (填①保持實驗環境溫度不變、②移動C管要迅速、③測量數據要快)
②初始時,B,C管中水銀面等高,然后向上移動C管,測量B管中水銀面比初始狀態水銀面上升了h,此時,BC管中水銀面的高度差為Δh,在h和Δh都很小的情況下(即Δh=0),只要h和Δh滿足 關系就可以驗證波意耳定律。
A.B.
C.
D.
發布:2024/11/26 19:0:2組卷:61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