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麻黃洞位于貴州省綏陽縣溫泉鎮境內,是一種單入口水平洞穴。洞內CO2濃度表現出明顯的夏高、冬低的周期性特征,圖為冬、夏季節洞內外通風情況。當地居民為治理石漠化,采用稻草秸稈覆蓋種植毛竹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1)判斷圖中a、b對應的季節,并說明它們的通風差異。
          (2)分析麻黃洞內CO2濃度夏高冬低的原因。
          (3)說明用稻草秸稈覆蓋方式種植毛竹的原因。

          【答案】(1)圖a為夏季,圖b為冬季;夏季限制性通風(通風弱),冬季積極性通風(通風強)。
          (2)夏季雨熱同期,生物作用強,上覆土層中植物根系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活動作用釋放大量CO2,溶入水中隨巖溶管道或基巖裂隙下滲進入洞穴中;夏季洞穴內生物呼吸作用強排出CO2多;夏季溶蝕作用強,洞穴內滴水脫氣排出CO2多;夏季洞內外氣流交換弱,CO2積累多。
          (3)喀斯特地貌難以保存地表水,不利于毛竹成活:稻草秸稈覆蓋可減少地面蒸發;降水時稻草秸稈自動儲水,提高土壤含水量;秸稈腐爛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秸稈覆蓋抑制雜草生長。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16 10:0:1組卷:31引用:3難度:0.3
          相似題
          • 1.讀圖,回答12~13題。

            圖中P處自然保護區的沼澤具有的生態服務功能為(  )

            發布:2024/12/31 15:30:1組卷:6引用:1難度:0.8
          •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極小種群野生物種數量少,隨時面臨滅絕危險,云南省通過一系列保護措施使得極小種群野生物種得到培育壯大。如圖示意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物種保護時間軸。
            簡述云南極小種群野生物種瀕臨滅絕的原因及當地可能采取的保護措施。

            發布:2024/12/18 13:30:2組卷:13引用:1難度:0.3
          • 3.如圖為大范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不同的圈層。讀圖完成35~36題。
            圖中乙、丙兩圈層實現物質交換的主要途徑是(  )

            發布:2024/12/31 15:0:1組卷:5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