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圖1所示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1)圖1中,紅磷足量的目的是 充分消耗裝置內的氧氣充分消耗裝置內的氧氣。
(2)圖2中,CD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 瓶中的氧氣被消耗,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瓶中的氧氣被消耗,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
(3)實驗前廣口瓶內空氣體積為V,燒杯中水的體積為V1;實驗后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為V2。計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表達式為 V1-V2V×100%V1-V2V×100%(用V、V1、V2表示)。
為了進一步探究,化學小組又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密閉裝置內空氣體積相等;所用紅磷和蠟燭均為足量。
V
1
-
V
2
V
×
100
%
V
1
-
V
2
V
×
100
%
實驗序號 | 實驗裝置 | 氧氣含量隨時間的變化圖 |
① |
![]() |
![]() |
② |
![]() |
![]() |
A
A
(填序號)。A.蠟燭燃燒需要一定濃度的氧氣
B.蠟燭熄滅后瓶內氣體都是二氧化碳
(5)依據實驗①、②所得圖像對比分析:課上選用紅磷完成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而不用蠟燭的原因是
仍有大量氧氣殘留
仍有大量氧氣殘留
。【考點】紅磷燃燒過程中各變量的變化圖像問題.
【答案】充分消耗裝置內的氧氣;瓶中的氧氣被消耗,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A;仍有大量氧氣殘留
V
1
-
V
2
V
×
100
%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7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已知標準狀況下,氧氣密度約為1.4g/L,空氣密度約為1.3g/L,小藍在圖1裝置中進行實驗。該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水10mL。利用氣壓傳感器測定出足量紅磷在一定量空氣中燃燒全過程的氣壓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
(1)該過程發生的化學方程式是
(2)D點對應的操作是
(3)E點時,圖1中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約為30mL。求集氣瓶未裝水時的容器內空氣質量(忽略橡膠塞和導管處氣體)。
(4)若將氣壓傳感器改為氧氣濃度傳感器,繪制的圖像與圖2趨勢發布:2024/9/12 5:0:8組卷:2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