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和科學家的研究歷程來判斷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1)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毛巾表面上移動的距離。再分別換用棉布和木板表面進行兩次實驗,實驗現象如圖1所示。
①每次都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 初速度初速度相同。
②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 遠遠。
(2)十六世紀末,伽利略已通過類似實驗和推理得出結論:如果運動的物體沒有阻力的影響,它將在水平面上一直運動下去。因此,物體運動 不需要不需要(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圖2是伽利略的實驗和推理示意圖,屬于推理的是 甲甲(選填“甲”或“乙”)。
(3)后來,笛卡爾進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觀點: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它將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十七世紀初,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而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到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律,所以這是他的觀點的不足之處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而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到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律,所以這是他的觀點的不足之處。
(4)上述實驗及科學家研究成果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BB。(將正確說法前的字母填寫在橫線上)
A.科學定律都可以通過實驗直接得出
B.科學推理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C.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就是正確的觀點
D.普通人觀點可以質疑,科學家觀點不可以質疑
【考點】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的原因;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答案】初速度;遠;不需要;甲;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而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到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律,所以這是他的觀點的不足之處;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277引用:13難度:0.4
相似題
-
1.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滑下 B.該實驗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C.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由該實驗直接得出 D.若小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發布:2024/10/7 0:0:1組卷:101引用:4難度:0.6 -
2.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實驗時要讓同一輛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在三種不同表面上運動的 相同。
(2)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小車在 表面上前進的距離最遠,但最后會停下來,這是因為 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
(3)由實驗現象我們可以推斷:假如小車在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 。發布:2024/8/10 8:0:1組卷:67引用:7難度:0.5 -
3.小菲同學為探究“運動與力的關系”,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斜面實驗。讓同一小車滑到接觸面分別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1)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目的是 ;實驗分別選毛巾、棉布、木板進行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 ;
(2)比較甲、乙、丙三次實驗,發現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就越 ,說明小車運動的速度改變得越 (選填“快”或“慢”);
(3)進一步推測: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在水平面上 。說明運動的物體 力來維持(選填“需要”、“不需要”);
(4)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上,自由落下了一顆炸彈,下列給出了幾種炸彈落地前與飛機關系的情形,如圖2所示,請你作出正確的選擇:
①不計空氣對炸彈的阻力,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 圖;
②實際上,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 圖。發布:2024/8/6 8:0:9組卷:53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