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由于大肆砍伐,歷史上曾是一片綠洲的塞罕壩逐漸變成了樹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蕪之地。1962年起我國在塞罕壩開展機械化林場生態工程的建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建成了面積108.6萬畝的全國最大的人工林場,成為了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獲得聯合國環境領域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1)重建人工林生態系統后,野生動植物也隨之增多,原因是
          大量的林木為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創造了條件
          大量的林木為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創造了條件
          ,塞罕壩野生動植物和種植樹種互利共存,這體現了生態學的
          自生
          自生
          原理。
          (2)塞罕壩地區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年均氣溫-1.5℃,年均無霜期僅72天。林場建設者在樹種選擇方面應注意選擇
          原有
          原有
          物種和
          耐寒性強
          耐寒性強
          物種等。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
          協調
          協調
          原理。針對人工純林物種單一,病蟲害嚴重等癥狀,塞罕壩人對華北落葉松人工純林進行間伐(有選擇地砍伐部分成樹)和混交改造,使其最終形成了物種豐富度較高的華北落葉松與白樺混交林,這樣改造的優勢在于
          既提高了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又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既提高了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又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3)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不僅資源豐富,還具有獨特的景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渾善達克之間的綠色長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直接價值和間接
          直接價值和間接
          價值。
          (4)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中存在如圖所示的食物網,如將C的食物比例由A:B=1:1調整為2:1,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則該生態系統中C的承載量是原來的
          B
          B
          倍。
          A.1.875
          B.1.375
          C.1.237
          D.0.575

          【答案】大量的林木為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創造了條件;自生;原有;耐寒性強;協調;既提高了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又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直接價值和間接;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31 8:0:9組卷:27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生物數量超過了環境的承載力后,就會破壞生態工程的哪一原理(  )

            發布:2024/12/31 0:0:1組卷:14引用:3難度:0.8
          • 2.近年來,許多農村和城市的郊區建立了人工生態園,不僅為人們節假日提供了觀光、休閑、度假場所,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還提高了生態環境質量。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園是生態工程的其中一種類型,建立人工生態園應遵循
             
            的基本原理。
            (2)生態園內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如圖所示,能量單位為kJ?cm-2?a-1。從圖中可以看出,流經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
             
            ,由植食性動物到肉食性動物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
             
            (小數點后保留一位),用于植食性動物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有
             
            kJ?cm-2?a-1
            (3)人工生態園引用科學手段,根據物種的生活習性、種間關系、資源利用等方面對園區生態模式進行了合理規劃,如在農田中進行套作、建立立體農業生產方式等。從研究能量流動的角度出發,其意義在于
             

            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6引用:3難度:0.6
          • 3.將糞便等作為有機肥料施用到農田中以實現“無廢棄物農業”、污水凈化等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措施。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1:0:6組卷:42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