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當地一所幼兒園收到20秒地震預警后,老師在1分57秒內安全撤離了127名孩子。地震臺能夠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數十秒進行預警,但是卻不能預報地震的發生。圖1示意四川瀘定地震發生時某地震臺接收到的地震波,圖2為地球內部地震波傳播速度隨深度的變化及不同圈層結構示意圖,人們一般認為M圈層是巖漿的發源地。
          (1)據圖指出地震波向地震臺傳播過程中的速度變化,并說明理由。
          (2)科學家主要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來了解地球內部結構,請說出橫波和縱波在傳播過程中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3)推測地球內部M層的特征。
          (4)結合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特征,說明地震臺能夠提前進行地震預警的主要依據。

          【答案】(1)速度變慢。理由: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殼中;地震發生后,地震波向地震臺傳播的過程即從地殼向地表傳播,速度變慢。
          (2)不同點:縱波的傳播速度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氣體傳播;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相同點: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因介質不同而變化。
          (3)呈熔融態,能緩慢流動;高溫高壓。
          (4)地震發生時橫波和縱波在地球內部圈層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傳播速度較快的縱波先到達地震臺,傳播速度較慢的橫波后到達地震臺;對地面的破壞主要是橫波造成的,地震臺就是根據縱波與橫波之間的時間差進行預警的。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24 7:0:8組卷:8引用:4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地理學家認為,地殼是一個連續的圈層,并且地殼的厚薄不一,其厚度和海拔有很強的相關性。
            (1)圖中屬于地殼的范圍為
             
            層和
             
            層。
            (2)現代巖漿的發源地位于圖中的
             
            層。
            (3)簡述地殼厚度和海拔的相關性關系。
            (4)理論上講,全球地殼最厚的地點在
             
            ,最薄的地點在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0引用:2難度:0.7
          • 2.讀“地球部分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8、9題。

            圖中表示大氣圈的數字是(  )

            發布:2024/12/31 15:30:1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有關地震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67引用:8難度:0.9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