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青春有格
          材料一:旅游已成為當前民眾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但旅游過程中,游客“霸座”、景區泡腳、亂刻亂畫、亂丟亂扔、隨意攀爬等陋習總是很煞風景……多起不文明事件引發全社會的廣泛議論和思考,對文明旅游的期待也愈加強烈,一些公民素質“欠費”、文明“余額”不足的現狀必須改變,文明禮讓才能暢行天下。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中,我們見到這樣的知恥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請回答:
          (1)“羞惡之心”引導我們判斷是非善惡,明確行為選擇的理由。怎樣提高辨別“恥”的能力?
          材料二:《大學》中有這樣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宋代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解釋說:“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親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其意為:修身育人,都必須達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動搖。
          (2)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止于至善”內涵的理解。
          (3)作為青少年,我們如何達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考點】行己有恥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4引用:1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