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讀“碳循環主要途徑模式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小題。
          碳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組成煤、石油、天然氣的主要元素之一。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巖石圈之間遷移、轉化所構成的循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將碳匯定義為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將碳源定義為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如圖為碳循環主要途徑模式圖。

          (1)指出碳循環過程中主要的碳源和碳匯。
          (2)簡述全球變暖對沿海地區可能帶來的危害。
          (3)為抑制全球變暖的趨勢,請你從能源開發和利用的角度獻計獻策。

          【答案】(1)碳源:煤、石油、天然氣燃燒;動植物呼吸;海洋生物呼吸;碳匯:光合作用;海洋浮游生物光合作用;降水中和。
          (2)部分沿海地區被淹沒;地下水位升高,導致土壤鹽漬化,影響農業生產;港口設備和海岸建筑物被損壞,影響航運;影響沿海漁業。
          (3)發展并推廣先進的節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使用新能源;積極發展高效、潔凈、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術,走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12 8:0:9組卷:3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北極地區包括北極冰原、苔原帶和外側的泰加林帶。全球變暖在泰加林帶有明顯的放大效應,增溫速率是其他地區的2倍。近年來,北極泰加林帶山火、地火等野火頻發。完成33~34題。
            全球變暖在泰加林帶有明顯的放大效應,原因不包括(  )

            發布:2024/12/31 15: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 2.據報道,隨著地球高山上的溫度變得越來越高,植物種群踏上了漫長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轉移10米。據此完成9~10題。
            為抑制類似現象的發生,人類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切實有效的措施有(  )
            ①植樹造林,擴大森林覆蓋率
            ②推廣節能燈具,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開發核能、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④關停高耗能產業,禁止礦物能源消耗

            發布:2025/1/25 8:0:2組卷:1引用:0難度:0.5
          • 3.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溫室氣體,將二氧化碳封存海底是為緩解全球變暖進行的一種新嘗試。據研究,當把液態二氧化碳注入深度為200-500米的深海時,二氧化碳將全部溶解在海水中。據此完成下題。
            二氧化碳大量溶解在海水中,可能引發 (  )

            發布:2024/12/31 7:30:2組卷:2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