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根據圖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德國與印度兩國出生率與死亡率的統計,人口自然增長率大的是
          印度
          印度
          (國家),根據人口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一般關系,可知
          德國
          德國
          (國家)經濟水平更高。
          (2)根據所提供的信息,未來德國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是
          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
          ,對此,德國應該采取的應對措施是
          鼓勵生育
          鼓勵生育

          (3)兩國所處區域都是世界人口密集區,根據兩國(①②)在圖上的位置推斷,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中低緯
          中低緯
          (中低緯/高緯)沿海平原地區,圖中A、B屬于人口稀疏區的是
          A
          A
          (字母),因為那里氣候
          全年嚴寒,降水稀少
          全年嚴寒,降水稀少

          【答案】印度;德國;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中低緯;A;全年嚴寒,降水稀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3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但又有一定的規律。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讀圖1,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區。
            (2)讀圖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南/北)半球的
             
            (中低/中高)緯度。
            (3)讀圖2,A、B、C、D地區為世界人口
             
            (稠密/稀疏)區。其中A地居民主要為
             
            色人種,D地區居民使用的語言主要是
             

            (4)讀圖2,①、②、③、④處的人口密度小于
             
            人/平方千米,均為世界人口稀疏區,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其中,①地區主要是因為該地區氣候極端
             
            (干旱/濕熱);而④地區是因為該地區氣候過于
             
            (干旱/濕熱)。

            發布:2024/12/26 13:30:2組卷:41引用:2難度:0.5
          • 2.下列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的是(  )

            發布:2024/12/26 12:30:1組卷:75引用:7難度:0.3
          • 3.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據緯度位置判斷,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南、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據海陸位置判斷,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沿海、內陸)地區。
            (2)寫出圖中人口稠密大洲的名稱:①是
             
            ,②是
             

            (3)A、B、C、D四個地區中沒有定居人口的是
             
            (填字母),因海拔高、空氣稀薄導致人口稀少的是
             
            (填字母)。
            (4)①地區居民主要為
             
            人種,通用語言是
             
            ,②地區居民主要為
             
            人種,信仰的宗教是
             

            發布:2024/12/26 13:30:2組卷:29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