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籌備組準備將“一粒米的萬年演變史”制作成系列展板。請從下面兩個階段中任選一個,借助資料包,以“稻穗”的口吻講述它的成長歷程。(不少于80字)

【資料包】
一粒米的萬年演變火 | ||
時間 | 主要事件 | 意義 |
10000年前 | 浙江浦江縣上山遺址的先民馴化野生稻 | 稻開始被人類種植,稻米成為重要食物。 |
7000年一4000年前 | 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中發現大量碳化稻米 | 稻米已經成為當時人們的主要食物。 |
后來由于我國南方洪澇災害嚴重等原因,稻米的痕跡消失了很久。 | ||
唐朝時期 | 方便好用的曲轅犁出現 | 使水稻在貧瘠的土地、山地都能播種,梯田也隨之出現。南方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種水稻 |
宋朝時期 | 優勢明顯的占城稻出現 | 一年可以種兩季,稻米產量的增加供養了更多人口,使中國人口在北宋第一次超過6000萬。 |
20世紀50年代 | 我國首次培育出矮稈稻 | 矮稈稻抗倒、耐肥、高產。 |
20世紀60年代 | 袁隆平開始進行雜交水稻研究 | 我國水稻產量實現第二次大突破、多次打破世界梗稻單產紀錄。技術還被推廣到世界各地。 |
1996年 | 我國正式啟動“超級稻”研究工作 | 中國水稻產量不斷翻倍。大米也是全世界人們最主要的糧食。 |
21世紀 | 水稻研究繼續發展 | 現在的米口感好,味道好,還富含各種營養物質。 |
【考點】表達得體.
【答案】見解答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5 7:0:9組卷:2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在下面語段的空白處,填上恰當的一句是( )
六月,并不是好時候,沒有春光,沒有雪,沒有秋意。那幾天有的是滿湖煙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氣中,彌漫著經了雨的梔子花的甜香,使我記起 。A.白居易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B.蘇東坡的詩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林升的詩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D.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發布:2024/12/27 3:0:1組卷:120引用:8難度:0.9 -
2.下面的情境中學生的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
(情境)一位盲人準備過馬路,但馬路上車很多。你打算上去幫助這位盲人,但又不想傷害他的自尊心,你對他說:A.盲人叔叔,我帶你過馬路吧! B.你想過馬路嗎?請跟我來 C.您好,請問您想過馬路是嗎?現在剛好是綠燈,我和您一起走 D.您看,綠燈還沒亮,等亮了我們再過馬路吧! 發布:2024/12/27 2:30:1組卷:76引用:3難度:0.9 -
3.下面情境下,回答最得體的一項是( )
張明匆匆走進教室,習慣地用衛生紙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凈,隨手將紙扔在地上。同學王曉敏看見后說:“你很講究個人衛生哩!”張明看了看,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不用你管,你是誰啊,找事是不是? B.不好意思,我馬上就撿起來 C.你看不慣你就撿起來,我沒時間 D.你愛撿你撿,我走了 發布:2025/1/23 8:0:2組卷:17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