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如圖
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九十一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于2021年8月2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
2021年8月20日(1)觀察材料一中的漫畫,某些APP的做法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權利?
(2)材料二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
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信息,不得從事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個人信息處理活動。
(3)閱讀材料三后,小張同學據此認為:“有法治就無自由。”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觀點進行評析。
(4)當我們的個人信息遭到泄露時,有哪些維權途徑?
【答案】(1)隱私權或人格尊嚴權。
(2)①國家主席具有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的職權;②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③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我國的國家元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小張的觀點是錯誤的。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②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與侵權人協商;向公安機關報案;請求媒體的幫助等。
(2)①國家主席具有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的職權;②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③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我國的國家元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小張的觀點是錯誤的。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②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與侵權人協商;向公安機關報案;請求媒體的幫助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0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