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生態治理在前行:
           為了解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取得的成就,地學小組的同學們開展了以“黃河的沙”為主題的“云研學”活動。如圖為黃河流域及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含沙量統計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與1989年以前相比,黃河干流1989~2015 年的平均輸沙量
          減少
          減少
          ;1989~2015年的平均輸沙量
          B
          B
           (單項選擇)。
          A.上游的蘭州站為0.94億噸
          B.中游的小浪底站為3.80億噸
          C.下游的利津站最少
          D.頭道拐站比小浪底站少10.84億噸
          (2)黃河泥沙主要來自
          中游
          中游
          河段,某同學對其現象及形成原因做了如下總結。請找到其中三處錯誤。
          黃河在此穿行于晉隴峽谷,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缺乏、侵蝕嚴重、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現,加上當地長期開墾梯田種植柑橘,開采煤炭、石油等能源,使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導致了酸雨的形成。高原上的泥土大量進入黃河,使該段河床高于地面,從河水顏色看堪稱真正的“黃”河。
          示例:錯誤:導致了酸雨的形成
          錯誤1:
          穿行于晉隴峽谷
          穿行于晉隴峽谷

          錯誤2:
          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現
          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現

          錯誤3:
          開墾梯田種植柑橘
          開墾梯田種植柑橘

          (3)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對下游產生了影響,請完成一一對應。

          依據“黃河流域必須下大力氣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的思想,同學們繪制了黃河流域協同發展的框圖。

          (4)從下列選項中選擇分別與②、③對應的內容,填在相應位置。
          A.水土保持
          B.節約用水
          C.減少污染
          D.水力發電
          B
          B
          ;③
          A
          A

          (5)在治理好各自河段的同時,也要考慮對其下游河段的貢獻。參照框圖中的乙,寫出甲和丙處的內容。
          甲:
          為上游灌區提供豐富的水源
          為上游灌區提供豐富的水源

          丙:
          減少進入下游的泥沙
          減少進入下游的泥沙

          【答案】減少;B;中游;穿行于晉隴峽谷;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現;開墾梯田種植柑橘;B;A;為上游灌區提供豐富的水源;減少進入下游的泥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93引用:7難度:0.4
          相似題
          • 1.讀圖回答:

            (1)黃河發源于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北麓,注入
             
            海,是中國第
             
            長河.
            (2)該圖表示的是黃河
             
            河段(上、中、下游),被稱為“
             
            ”.
            (3)該河段多災的原因為
             
            .      
            (4)根治黃河的關鍵是
             
            ,根本措施為
             

            發布:2024/12/26 11:0:2組卷:55引用:3難度:0.1
          • 2.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發布:2024/12/20 7:30:1組卷:5引用:3難度:0.5
          • 3.某中學開展“關愛母親河”綜合實踐活動,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如圖為“黃河各河段徑流量和含沙量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第一步:數據分析--活動小組將搜集到的數據繪制成圖形(如圖所示)進行分析。
            (1)黃河含沙量最大的是在
             
            (填地名),黃河徑流量最大的是在
             
            (填地名),黃河徑流量和泥沙量增加最快的是在黃河中游流經的黃土高原地區,因為這里土質
             
            ,夏季
             
            ,地表光禿裸露,造成泥沙和雨水一起匯入黃河。
            第二步:實地考察--活動小組成員暑假期間到黃土高原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
            (2)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學們發現沿途地表植被生長茂盛,與他們想象的反差很大。
            由此推斷:當地人們可能加強了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
             
            工作,如
             

            發布:2024/12/26 10:0:1組卷:3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