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
孔夫人家傳??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歲隨兄從袁石齋先生學。課畢坐而聽講,人咸異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諸兄學詩,夫人亦詩;諸兄學文,夫人亦文。先生曰:“爾讀書不過記名姓耳,不似爾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讀書耶?”曰:“亦須曉義理。”夫人曰:“曉義理何分兒女耶?”先生撫幾而起曰;“七歲女子能發此論,奇哉!”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歲,是年三月來嬪①于我。暇猶手不釋卷,偶感復爾吟詠,我從事鞅掌②,愧弗能和。夫人曰;“塵俗紛沓中,惟此可渝靈府③耳。”
(節選自《韻香閣詩草》)【注釋】①嬪:嫁。②鞅掌:事務紛擾繁忙。③渝靈府:浸潤心田。
(1)古人稱謂有尊稱和謙稱之分。
“家君”是 謙謙稱,通常是指 自己的父親自己的父親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下車引之 拉,牽拉拉,牽拉
②猶手不釋卷 放下放下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4)下列對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DD
A.(孔祥淑)每堂課都坐著聽講,人們都覺得很奇怪。
B.(孔祥淑)坐著聽完每堂課,人們都覺得很奇怪。
C.(孔祥淑)坐著聽完每堂課,人們都對此感到驚異。
D.(孔祥淑)每堂課都坐著聽講,人們都對此感到驚異。
(5)甲文中的陳太丘之友因元方的一番話而產生由“怒”到“慚慚”的心理變化;乙文中的先生因孔祥淑認為 讀書是為了明曉義理,不應有男女之別讀書是為了明曉義理,不應有男女之別(用自己的話回答)而由“未之奇”到發出 奇哉奇哉”的贊嘆。從兩位長者的言行變化中可以看出陳元方和孔祥淑都是 聰明明理善思善言、能言善辯聰明明理善思善言、能言善辯的孩童。
(6)下列對兩文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A
A.甲文中的陳太丘之友是一個無禮無信無知之人。
B.從乙文中可見,讀書是孔祥淑的愛好和精神寄托。
C.甲乙兩文都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來謀篇布局的。
D.甲乙兩文主要通過語言、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
【答案】謙;自己的父親;拉,牽拉;放下;D;慚;讀書是為了明曉義理,不應有男女之別;奇哉;聰明明理善思善言、能言善辯;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49引用:1難度:0.5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