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家認識物質的視角認識二氧化碳。

(1)組成角度:二氧化碳(CO2)是由 22種元素組成的。
(2)分類角度:CO2屬于 化合物化合物(選填“單質”或“化合物”)。
(3)性質角度:如圖1,b處木條首先熄滅,說明CO2的密度比空氣 大大(選填“大”或“小”)。
(4)變化角度:用CO2生成甲醇,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2,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 二氧化碳和氫氣分子個數比為1:3二氧化碳和氫氣分子個數比為1:3,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有 C、HC、H(寫元素符號)。通過觀察圖2反應的微觀過程,可得到有關化學變化的微觀信息有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合理即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合理即可)(寫出一條即可)。
【答案】2;化合物;大;二氧化碳和氫氣分子個數比為1:3;C、H;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合理即可)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7 4:0:8組卷:24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用如圖實驗驗證CO2的性質。
(1)B處溶液變渾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處蠟燭自下至上依次熄滅,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3)A處溶液變紅,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結論,理由是發布:2024/12/25 13:30:1組卷:62引用:2難度:0.7 -
2.用下列裝置進行O2和CO2的實驗。
(1)A用于制備O2,藥品X為
(2)B中木炭燃燒的現象為
(3)C中生成CO2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發布:2024/12/25 13:30:1組卷:7引用:3難度:0.6 -
3.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h2>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C.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藍 發布:2024/12/28 12:0:3組卷:2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