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某敬老院的墻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擦鼻涕。如今,我的腳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地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地,就像當年我帶著你一樣,一步一步地走。”
          材料二: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論語》中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當今時代,孝道得以傳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都明確規定,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材料三:一份雜志上刊登了一位母親的來信。信中寫道:女兒是在我無微不至的呵護和關愛下長大的,可她上初中后,與我的交流逐漸少了,問她學校的事,總是一句話“不知道”就打發了我。平日里,我讓她向東,她偏向西;我認為美的,她嗤之以鼻;我認為丑的,她卻津津樂道。那個善解人意的女兒似乎飄然遠去。我的心隱隱作痛……
          (1)請你談談“家的意味”是什么?
          (2)請你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孝敬父母?
          (3)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如何化解親子沖突?

          【答案】(1)①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②家是我們身心寄居之所;③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④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
          (2)①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的體現。在中國人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②孝親敬長是每一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不孝是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
          (3)①愛在溝通中加深,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溝通來解決;②我們可以嘗試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③我們可以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