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課內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金礪則利 就:接近、靠近
          B.非能水也,而江河 絕:斷絕
          C.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D.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 一:專一
          (2)下列各句與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
          D
          D

          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忌不自信
          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

          A.我們在學習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把個人的獨立思考和向他人學習結合起來,這也是文章論述的中心。
          B.“終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須臾之所學”的收獲大,是因為沒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C.“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作者以設喻引出論斷,使文章具有說服力。
          D.文中除少數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幾乎都是比喻。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這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

          【考點】一般實詞;文言句式內容理解
          【答案】B;D;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7 0:0:1組卷:3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br />
            ①浪飛舟 遏:阻止  
            闊談讌 契:離散  
            ③山不 厭:滿足  
            ④枉用相 存:問候  
            ⑤越陌度 阡:東西向田間小路  
            ⑥依依里煙 墟里:村子的里面

            發布:2025/1/1 0:0:2組卷:12引用:4難度:0.6
          • 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是( ?。?/h2>

            發布:2024/12/31 22:30:1組卷:3難度:0.6
          • 3.對下列兩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黎明即起,灑掃庭 
            ②予右丞相兼樞密使
            ③且燕趙處秦革滅盡之際
            ④酈元之所見聞,與余同。

            發布:2025/1/1 2:30:1組卷:9引用:3難度:0.9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